这样的事,无外乎是被人算计了,想让吴宝林在太后的寿宴犯些错,好受责罚。

宫里欺负人的小手段多的是。

谢润不关心,只怕放着不管,损了皇帝颜面,也带累了她。

没过一会儿,就听到有人高呼皇上皇后和太后驾到。

谢润由淡桃扶着起身行礼。

两侧的人也齐刷刷的蹲下身子行礼。

太后站在皇帝身侧,由刘嬷嬷扶着,脸上满是喜气和得意。

按理说太后虽然不算老,但辈分上去了,穿着就得往老成稳重了打扮。

可当今太后不一样,不太看重世俗礼教的限制。

反倒是有种熬了几十年终于成为后宫最尊贵的女人,恨不得把自己最华贵的衣服穿上,戴满天下最耀目珍贵的首饰。

太后打扮的太明艳夺目,倒衬托一旁的皇后过于朴素淡雅。

倒不是说皇后打扮的不好。

皇后是中规中矩,不出格但也不过分耀眼夺目,处处都透着得当两个字。

只是站在太后身边,被满头珠翠一压,就压住了光彩。

要是太后再年轻个十来岁,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皇后。

谢润余光悄悄瞥了眼皇帝的脸色。

嗯……不太好。

谢润默不作声低下头,随着皇帝太后的声音落下起身落座。

太后也知道今日是自己的寿宴,不会故意去为难人,笑意盈盈的说了好些喜庆话。

“皇帝孝顺,哀家确实有福气。”

“今后只盼着前朝风调雨顺,后宫多子多福,哀家这颗心也就彻底放下了。”

皇后面上挂着浅浅的笑,心里其实也被恶心了下。

太后果然还是那个太后。

说场面话的时候,还非要恶心她一下。

盼着后宫多子多福?

以太后的性子,就是在阴阳皇后生不出孩子,怕还怪皇后无能善妒,才导致皇帝后宫子嗣稀少。

皇帝脸上也勾出浅笑,保持和皇后一样的表情,手握着皇后的手,“母后尽可放心,安心在慈宁宫颐养天年。前朝有花将军木丞相辅佐儿子,后宫有皇后昭淑妃照看,儿子放心的很,定宵衣旰食还我大虞朝兴盛,好孝顺母后,让母后日日享福。”

太后满腹的话,被皇帝一句安心在慈宁宫颐养天年给堵在喉咙里,顿时感到胸口憋闷,不想说一句话了。

只能说一物降一物。

接着就是皇帝皇后说了恭贺词,依次给太后献礼。

皇帝送的是一尊玉观音佛像。

听说是方州出了块好玉,快马加鞭八百里送到京城,再由十位工匠日夜不休赶了百日精雕细琢出观音面来,又让人供在护国寺九九八十一天。

这东西不但贵重,更显出皇帝的孝心。

太后很喜欢,瞬间忘记刚刚皇帝刚刚说的堵心话,满意的收了下来,又夸了皇帝两句。

接着是皇后献上的十二寿姑屏风,每一扇绣技都精湛无比,从木材、丝线和技艺,都是世间顶级。

皇后从容道:“这屏风是静妃助妾身一起绣的,一针一线都是对母后的孝心,只盼着母后能身强体健、百岁无忧。”

太后微微颔首:“你的孝心我领了。”

竟也没趁机挑皇后一星半点的错处。

倒是下面的静妃瞪大了双眼。

怎么会有十二面屏风?!

她这一个月来日日被困在凤仪宫刺绣,才堪堪绣成了一面屏风。

皇后只偶尔动了一两针,根本不见怎么刺绣。

为了报复皇后,昨日离开前静妃还在屏风上做了些手脚。

谁料到,皇后要献上的不是一面屏风,而是十二面?!

那剩下的十一面肯定不是皇后绣的,就只能是宫里绣房里绣娘绣的。

这么一想,皇后岂不是把她当绣娘在用?

静妃想到这里,瞬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