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2)

即便如此,可我从来后悔过,从一个鞍前马后没有尊严的小阉人做到能在朝堂呼风唤雨的宦首,整整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我精通医理,常年为惠昌帝诊治调养身体,借助有利条件,逐渐获取信任与恩宠。因他头疾反复发作,慢慢地我开始在他饭食里加入留仙散,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纯精炼得来,可以解除病痛让人成瘾依赖的东西,用的时间久了身体就会亏虚衰竭。

惠昌帝死后新帝即位,我又在东海埋下爪牙,暗地里针对你们东平。

说起你兄长的死……

当时惠昌帝身子日渐虚弱,长期卧榻不理政事,边关告急,你阿兄连发几封告书,都被我借机拦下,并没有及时承送给惠昌帝。

纸包不住火,朝堂之上,时任户部侍郎的陶锦尧三番五次请求面圣,一力主张朝廷发兵援助西关,这一来二去得罪了刚上任不久兵权在握的庞敬宗,他设计故意找人假扮流民匪盗在京畿挑衅滋事。原本大军已行至途中,眼看就要抵达西关大漠,不料惠昌帝听信庞敬宗夸大之词,盲目调回兵力平叛京畿叛乱。

后来,你兄长……”

温惟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归根到底,我兄长之死,你难辞其咎!”

东陆点头默认,沉声道:“是我愚不可及,对不起你们温家,我知道无论做什么都弥补不了我犯下的罪责,今日就算你动手了结我,亦毫无怨言!”

温惟面无表情,语气疏离:“你我就算成不了敌人,这辈子也无法做朋友,你的命我不要,因为我不是你,不想永远活在无穷无尽的仇恨中!”

东陆无奈地苦笑着:“你不是我,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痛苦,当然可以拿得起放得下”

“你我本就不是一类人,所以恕难共情。恩怨是非已是过往,尘归尘、土归土,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我就此别过,遥祝君安。”

她刚转身要走,嫣然一笑,道了一句:“多谢你助我出城!你保重!”

说完,她迈下台阶大步离去,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回眸,依旧我行我素,如一阵风来去自如……

东陆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去的纤纤背影。

此生最好的风景、

最美的相遇……

其实,他没有告诉她――

从前、

他为她救治箭伤,不眠不休配置解毒良方,是发自内心不想让她有事。

他逼李荣赈起誓,对她断情绝爱,不可娶她为妻,除了他所讲的那些原由,还因为自己莫名其妙的酸楚嫉妒之心,只是当时被仇恨蒙蔽了心智,未有察觉。

凤阳阁宴会那晚,他明明知道是她,却当众出言为难,不是为了揭露她而让她置身险境,而是虚荣心在作祟,想引起她的注意,甚至想揭开面纱一睹芳容。直到后来亲眼看到她与李荣赈在角落里举止亲密,他独自懊恼后悔,气得一夜无眠。

某一次,她气冲冲地来光肇寺找他,他面冷心热,内心不由得生出一丝愉悦,当她出言不逊,句句针对自己,一时冲动忍不住口出秽语羞辱她,“独拥佳人,伴吾身侧”,这句话看似孟浪,却是发自肺腑。

还有她遇伏那晚,他确实让玉灵告密于昔后,她说,她的命于他来说是可有可无,可她不知道他在意她!怎会不在乎她的生死!后来让玉灵告知李荣赈,其实就是为了她安危着想,不想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几天前,他在城门遭人羞辱围攻的时候,她突然现身如一个打报不平的侠客,上去就是一巴掌,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这些年从来没有得到的温暖,冰封已久的心开始破冰融化。坐在出城的车舆内,玉灵说,温惟是她见过最好的女子,又问他对不对?他因羞赧没有吱声,当车幔放下的一瞬间,他坚定地点了点头,倚靠在车窗,嘴角扬起甜蜜地笑着,只是、她没看到而已。

……

“主子,那边来信,说去往东地船只于七日后在东海停泊”以冬站在身后,小声说道

“佳凰,你走吧、你师父还在等你,回去找他老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