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李荣赈那边也丝毫不跌分,想着全生忠心耿耿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又念在温惟与呼兰两人的情分上,平日里往来方便,豪掷千金在玲珑度附近为小两口置办了一处喜宅,独门独院,一点不比豪门大户的府邸差。

随着喜事临近,每个人都洋溢着喜悦,唯独准新娘呼兰,没事就一个人偷偷得抹泪,心里极是压抑难受。

温惟心思细腻,知她舍不得自己,自己从小与她一块长大姐妹情深,除了外出游历那几年,平日里俩人几乎形影不离,如今她即为人妇,终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与自己东奔西走。

她会有自己的新生活,不可能陪伴自己一辈子。

她替呼兰感到高兴,并由衷的祝福她。

左等右盼之际,大婚如约而至,新郎新娘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羡煞旁人,场面热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片喜庆。

温惟依依不舍得目送着一身凤冠霞披的呼兰,心中感慨动容,见迎亲队伍走远,转身拭了下湿润的眼角。

十里红妆,唢呐声起。

愿余生安好,有良人相伴。

前脚送走迎亲的队伍,还没来得及进门,就有粮行伙计前来带话,说陶行云回来了,让其设法抽身出城相见。

一听他回来了,温惟心中欢喜,不过……什么事如此着急?神神秘秘还非得让自己出城。

近来亏得李荣赈的照拂,出城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得知陶行云刚刚回来,人正在粮行等自己,决定独自骑马前去赴约。

辗转到了粮行,里面的人听见马嘶声,急忙出门相迎,温惟一眼就看到又黑又瘦的陶行云。

翻身下马,陶行云走到近前,带着几分兴奋,笑脸盈盈,温惟以为是因为久别重逢,老友见面分外亲。

结果他二话没说,拽着温惟的衣袖就往厅里走去。

“有话说话,别拉拉扯扯”温惟一脸嫌弃

“哎呀,姑奶奶,你先看看是谁来了!”

正说着,从里屋走出一妇人,气质端庄,穿戴整齐,慈眉善目,风韵犹存。

温惟以为自己看错了,使劲眨了眨眼睛,人依旧站在自己的面前,目瞪口呆,俩眼放光……

“母亲……”嘴里不由自主地轻唤了一声。

……

61. 第六十一章 身世真相

这次叶清澜来京都为避人耳目并没打算进城, 而是暂定居于城外,看着女儿毫发无伤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一颗心瞬间落了地, 整个人都觉得轻快不少。

因几月未见,母女俩互诉衷肠表达拳拳思念之情, 久别重逢两人有说不完的话, 从生活琐事到东平近况再到朝中时局, 畅所欲言无话不说。

当叶清澜提起前段时间李荣赈到家中小坐之事时,温惟欲言又止,表情忸怩像是心里藏着事。身为母亲, 怎会看不出女儿的反常。

见她低着头不说话,叶清澜问道:“他可是倾心于你?”

温惟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

“那你呢,也相中他了?”叶清澜又问。

温惟没有否认,即是默认。

叶清澜若有所思,想起李荣赈那日来督护府谈起女儿时的态度,言语中尽是维护关切,已经远远超过上下级的正常关系。

不仅是对女儿,李荣赈来府一掷千金, 豪礼相送,对自己与丈夫更是谦恭有礼, 处处以晚辈自居。现在想来若不是他心有所图,平白无故为何那般殷勤周到。当时她与丈夫温莛知虽然觉得不对劲, 但碍于他身份地位俩人没有明说。

显而易见, 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动了的心思,只是他没有挑明罢了。

并非自夸,女儿从小就聪颖机智, 行事作风一向讨人喜欢,得他爱慕也实属正常。若说起叶清澜对他的印像也还算不错,英勇威武一表人才,言谈举止张弛有度,沉稳大气,绝非一般凡夫俗子能比。

只是……,另叶清澜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数月,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