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2)

眼看着好不容易将堆积成山的公文奏折消化殆尽, 想起这两日与长姐昔太后只在大殿朝会上见过,除此之外她并未私下召见过自己,按礼数也自当前去请安探望。

思忖犹豫片刻,脸色一凛,起身往毓禧宫走去。

进了毓禧宫,就见昔太后一手支头斜靠在美人榻上,身旁一侍女站在榻前羽扇轻摇,另一个侍女正将玉盘里的冰荔枝剥皮去核用金叉撺住递给昔太后。

见李荣赈走进来,昔太后并没有起身下榻相迎,而是展颜微笑,态度和善。

李荣赈走到近前敛衽行礼问安,昔太后忙招呼让其免礼。

李荣赈立身端坐于一旁的椅子上,正声道:“近日处理朝堂大小事务甚是繁忙,回京之后没有及早前来探望长姐,是其右失礼,望长姐莫怪。”

昔太后摆了摆手,语气轻柔:“你我何需说这些客套话,前有昭阳之乱,后有东海之祸,其右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皆能应付自如屡立战功,哀家甚感欣慰。

吾知你案牍劳形日理万机,定是万分辛苦,无需挂念与我!”

李荣赈刚要说什么,瞅了眼昔太后身旁的两个侍女,肃然吩咐道:“你们且退下!”

“诺”

待侍者纷纷退下,屋内就只有昔太后与李荣赈姐弟二人。

“长姐,可是怪我擅自出兵东平?”李荣赈直言不讳地开口问道。

昔太后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将手中的金叉放于盘中,端坐起身。

脸色不复刚才的柔和,整个人都变得严肃起来。

她沉声道:“对于大夏国内部来说,地方藩镇割据问题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朝廷在削藩问题一向雷声大雨点小,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束手束脚前怕狼后怕虎,一味放任纵容,导致地方节度使明目张胆招兵买马,豢养精军,屯田戍边,越发的肆无忌惮。

现如今,放眼望去,能对中央皇权构成威胁的除了昭阳赵??,就是东平的温莛知。

比起赵??,这温莛知锋芒不露静水深流,更加深不可测。

哀家实在想不明白,既已平定昭阳,赵??已除,你何必多此一举去支援温莛知,何不借着奴国入侵之机趁热打铁将东平之患一并解决!”

昔太后语气强硬,怒火难遏,将堵在心口的一股怨气毫不客气的发泄而出。

“所以长姐在明知道东海遭奴国侵犯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隐瞒此消息,既不告诉温惟,也不让人传信与我,关于东平的奏折、战报尽数扣下束之高阁不闻不问?”

“不错!”

面对李荣赈的质疑,昔太后不加掩饰直截了当大方承认。

李荣赈冷笑:“那么其右想问长姐,在你心中,是我大夏边境的大好河山与万千子民的性命重要,还是为了一己之私以及对权力的趋之若鹜,迫不及待地铲除异己重要?

美其名曰,为了家国的久安长治,皇权的不可亵渎,其实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满足个人对至高无上权利的沉迷与执念。

如此治国,何以立国威!何以正民心!”

“放肆!”

昔太后怒拍桌子,喝斥了一声,双目圆瞪,满脸赤红,一副恼羞成怒的模样。

尽管这样,李荣赈并没有打算就此打住,又接着一字一句地说道

“就算今日其右不知好歹惹怒凤颜,另长姐不快,也要明明白白把话说清――

我!李荣赈身负监国治世之任,但求上承圣意下顺民心,亦可以抛颅洒血,不顾生死、一生戎马。但绝不容许任何人在我眼皮子底下玩弄权利,置国置民于不顾,做那不仁不义之事。

长姐,也可放心!

奴国进犯我大夏我绝不会坐视不理,同样如果东平想自立门户妄想颠覆皇权我也决不姑息迁就。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切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遂、长姐方才所言,臣弟恕难苟同。”

听了李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