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跟传统行业比,这个项目的进展目前已经是五倍速快进了。

在筱曦眼里看来,其实任何事都像种庄稼一样,是要遵循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的,都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所谓的快,不过是在春天里比别人多施肥,多浇水,研发出更高产的种子。但你若要求春天就结出果实,那就是超过了极限,偃苗助长了。

可是,这个春夏秋冬的边界,其实是模糊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极限的定义和意义。

宁筱曦进入这家公司之后,也已经遇到了不少人,因为笃信科技的力量,又在资本风口站久了,被疯狂喧嚣冲昏了头脑,盲目地相信人定胜天。就像初入梅里雪山的小白宁筱曦一样认为只要足够努力,有足够多的资源,人生是没有极限的。

可是,陈铎生……不是不懂,他就是成心。

陈铎生看着宁筱曦的沉默,居然温和地笑了一下。他转过头去看着陆翔宇:“翔宇,我个人认为,这个项目的根本出发点,我们要好好讨论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项目?不就是为了近在眼前的 B 轮投资吗?可是这样一个项目,花费了吴凡半个团队的时间和力量,耽误了很多其他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可好,越动越深,都要挖到数据层面了。”

“可产出呢?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效益的出现都是滞后的。就像高速公路一样,造价贵,没个二三十年,成本都收不回来。就算筱曦排除万难做完这个项目,体现到客户价值身上,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赶得及融资进程吗?”

“这对我们的 B 轮融资有什么帮助呢?还让筱曦这么辛苦……”

“我建议,我们今天应该重新讨论一下方向,及时纠错!与其冒这么大的风险,还看不到收益,不如我们集中力量,把资源交给凯旋,再把客户基数做漂亮一些。”

“客户基数翻一个数量级,也是可以说服投资人的吧?我觉得,我们接洽的那个战略投资人,就对客户基数,非常感兴趣。”

宁筱曦看着眼前振振有词的陈铎生,眼前一阵发黑。

她知道自己今天可能要面对什么,所以早就在项目上做了万全的准备,可以面对所有明枪暗箭。可是她万万没料到,她还是低估了陈铎生。

他根本不挑项目本身的问题,而是直接釜底抽薪!

这一招,宁筱曦也并非没想到,她没想到的是,陈铎生的底线竟然真的如此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