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尉时野和陆知盈,是汴京城里出了名的“鬼见愁”和“仙姑断”。
他是官衙的新秀,任大理寺少卿一职,接手案子无数,从无错判漏判。
她是民间的仵作,接手讼官身份,常破民间难解的疑杂悬案,深受百姓爱戴。
汴京城内,常传言道二人是,“一明一暗,一虎一兔”。
可所有人都不知,早在两年前,陆知盈就隐瞒了身份嫁给了尉时野。
明面上,她是刑部尚书家的小姐,他们成婚,她甘愿做他温顺的夫人,为他料理府中大小事宜,为他洗手做羹汤,为他夜夜掌烛,等他归府。
可是如今,她不愿再自欺欺人下去了。
陆知盈站在前院,随意地修剪着花丛,似有心事地望向门口好几回,终于看到贴身侍女珠儿的身影,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小姐,小姐,老爷的信。”
接过那信的手微微颤抖,陆知盈深吸口气打开那信。
父亲一直知道,她在民间做仵作的事,虽不知她两年前为何隐退,如今又想重操旧业。
“盈盈,为父深知你喜爱仵作断案,汴京百姓也常有人上书刑部,为你谋求一官半职,你从前不愿顶着尚书小姐的名头做事,如今这是你名正言顺的身份。”
那封家信里,还夹着一张任职文书:
特聘陆知盈为刑部主事,兼仵作一职。
陆知盈手指紧紧捏着那文书,轻放在胸口前,垂眸瞥见自己那本应验尸断案的手沾了些许油渍,是为尉时野准备晚饭时留下的。
细细一看,衣裙上也有斑斑点点。
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妇人会是曾经名动汴京的“仙姑断”。
“小姐,姑爷这些年就没曾发现过你的身份吗,他……”
“他不需要知道,我已决心,要与他和离。”陆知盈打断珠儿的话,“若再见,只会是在验尸现场。”
话音落下,陆知盈欲回房歇息,门口小厮忽然来报,是尉时野的消息。
“夫人,大人与同僚们醉饮在天方阁,遣人传话来说要您去接。”
陆知盈听这话愣怔在原地许久。
两年了,他永远是这样,永远像对待府中一个下人一样,半点温情不留。
天方阁,二楼厢房内。
陆知盈刚要推门而入,就听见里边传来一阵哄笑。
“时野,你这都破了多少个大案了?不愧是‘鬼见愁’,怕是大理寺堆积的案子都不够你破的!”
“可不,尉兄这升大理寺卿指日可待,怕是无人与之相较。”
“非也非也,相当初我们鬼见愁大人名号后面可是一直跟着位仙姑断呢。”有人接话道,“只可惜这仙姑两年前忽然断了消息,无影无踪。”
“难不成真到天上去做仙姑了?”
众人大笑,“也有可能是成婚相夫教子去了,要说女子还是本分些好。”
“谁能像咱们的尉大人,就算是成了婚,也天天醉心公务,连家都不回,不过说起来,这都两年了,你对那尚书千金还没感觉吗?”
陆知盈的心头一紧,却没听到尉时野说话,反而是旁人抢了嘴,
“这还用问?尉时野最讨厌的就是那种没有主见的深闺女子,当年要不是醉酒误事,仗着她父亲官高一头,时野怎么会娶她?”
“时野喜欢的是那种势均力敌的女子,就像闻箫箫,直到如今啊,这尉兄还是念念不忘……”
听到闻箫箫的名字,陆知盈脸色微沉,径直推开了门。
整个厢房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齐刷刷望向站在门口的陆知盈。
陆知盈并不想理会他们,四下扫视一圈,瞥见一旁醉醺醺的尉时野,正半倚在茶桌前闭目养神,英俊清冷的脸染上深深一层红晕。
她招招手,身后的侍从就三两下将尉时野架起,抬到天方阁门前的马车里。
昏暗不清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