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会做饭,但自己也不是什么都不会。至少,像是洗菜摘菜这种的,还是能打打下手的......吧?
汪沛走进厨房,还没等挽起袖子,梁见殊就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我这里很快就好,你生理期最好不要碰太多凉水。”
好家伙,只见展板上翠绿的葱花,洁白的鱼片,鲜红的番茄,有序的像一幅画......画的作者梁见殊本人丝毫没有慌乱,修长的手指捏着油壶,正在从容地给热锅倒油。
好像确实没有自己什么事,汪沛悻悻地退出厨房。
事实证明,梁见殊的高效体现在方方面面。把一兜食材变成一桌丰盛的晚餐,梁见殊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嗅着空气中带着暖意的番茄酸甜味,汪沛沉寂已久的胃忽然又重新活了过来。
梁见殊递过一双筷子,示意她可以先吃鱼片,自己去盛米饭。汪沛本来还在担心自己先动筷子不够礼貌,但在鱼片勾人的香气中挣扎了几下,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好吃。
除此之外,汪沛再找不到别的形容。
她自己都不记得上次在家里吃饭是什么时候了。
或者说,即便是在家吃饭,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像模像样的一顿。记忆中家的味道无尽模糊,找不到任何记忆锚点,每当室友们讲起想吃家里做的饭时,她只能跟着笑笑,心里掀不起一丝波澜。
但是吃到梁见殊做的菜,汪沛还是几乎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平凡的家庭料理能成为那么多人魂牵梦萦的味道。
***
裴真是小汪的妈妈。
如果不是重读一遍我也忘了。
前奏1
等待初赛结果的日子里,汪沛觉得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的节奏。
图书馆、教学楼和寝室的叁点一线,整理不完的笔记和新课重点,特别是,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期末,如果进了决赛,期末复习的时间也会被比赛压缩掉不少。
唯一提醒着汪沛与以前不同的是,每晚图书馆的闭馆的《回家》响起时,她心里清楚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回家。
有一天,到了闭馆的时间,一道题还差最后几步,汪沛干脆咬了咬牙打算把题写完再走。
专注起来时间仿佛都是静止的。等汪沛终于写下最后的答案,抬起头准备抓紧收拾东西,才看到梁见殊插着耳机侧身站在自己的桌边。汪沛环顾四周,图书馆这层只剩下他们两人。
“有人在等你”,这句话像是有魔法,汪沛每每想起梁见殊站在她的座位旁等她时侧脸的线条,想起他在挑选蔬菜、帮自己盛饭时的专注,心总是止不住狂跳。
但每当心中甜蜜抑制不住的疯狂蔓延时,汪沛又不得不提醒自己,自己和梁见殊只是单纯的肉体关系。
这种只因一句话心情仿佛坐上过山车般的起起落落,让汪沛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情绪化。
一周的时间在汪沛逃避般的做题与学习中度过了。
周五早上,汪沛醒得很早。在一周起起落落的折磨下,她第一次如此希望周五的晚上能慢点到来。
直到中午,在食堂排队时看到程晓冬发来的恭喜,汪沛才意识到,今天是出“银行杯”复赛晋级名单的日子。
虽然原本就没有太多悬念,但看到“陪你见世界”几个大字赫然在列,汪沛还是觉得,心中的一块石头放下了一半。
视线继续往后,是两人并列的名字,“小组成员:汪沛 梁见殊”。
汪沛是队长,所以排在梁见殊之前。
眼神抚过已在心中重复过千百遍的名字,汪沛鬼使神差地按下了截图,又慌忙打开相册把截图删掉,连已删除的备用垃圾箱都不放过。
梁见殊大概也在一直关注着复赛消息,难得在此时主动给汪沛发消息,问她周六中午有没有想吃的菜,他提前在生鲜软件上订好,节省时间。
明明是非常具有梁见殊高效的个人风格的行为,但乍一看竟透露着一股小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