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着墨香的宣纸重重甩到脸上,纸张四下飞散,飘落在灵慧眼前。
那纸上每行娟秀劲挺的正楷下,都跟着墨迹凌乱,照猫画虎一般临摹的字迹,虽幼稚滑稽,却是横平竖直,工工整整,能看出书写者的认真。
严彧每次教她写完字,都会叫她把练习用的纸张收拾好扔掉。
她表面答应着,可每次都会偷偷留下,一张一张铺平收好,珍藏在自己最宝贝的木匣子里,生怕弄脏了弄皱了。
此时见宣纸满地飘零,珍视之物被随意仍撒,她心疼无比,泪水自眼眶涌出。她狼狈地趴在地上,慌张地想要将纸张捡起。
少女的手伸出,却见一双黑色皂靴出现在视线中,无情地踩在她眼前的宣纸上。
灵慧恐惧地抬起一双婆娑泪眼,看到的是沈恒煜无比铁青的脸。
男人阴沉的面容扯出一个冷笑,讥讽道:“怎么,这么舍不得这些废纸,是对他念念不忘,要留着睹物思人吗?”
灵慧听得,才回觉到自己的失态,惊恐地摇着头,又伏在地上磕起头来。
沈恒煜见她这幅畏缩的样子更觉恼火,心中那股莫名的酸意磨光了耐性和修养,吼道:“说!严彧到底在什么地方?又在外面勾搭了什么人,这么大胆子,竟敢同你勾结来沈府劫人,还在京城藏匿了他这么久!”
沈府主人对待下人一向宽和,灵慧也是第一次见沈恒煜如此气急暴怒的样子,被吓到失声呜咽。但却是咬紧下唇,一副誓死不肯松口的架势。
“好!很好!不肯说是吧。”男人有些咬牙切齿,对着几名家丁道:“把她关到柴房去,不许给她水和饭。什么时候想明白她自己作为奴才的本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是。”
几人架着灵慧走出书房,跟在最尾的小厮刚要关上门,却听屋里人唤道慢着。
“二少爷您有什么吩咐?”
只见沈恒煜不耐烦瞥了眼地上散乱的纸张,嫌弃地说道:“把这些垃圾给我收走,烧干净,一张也不许留。”
四月芳菲醉,加之沈府喜事将近,福伯吩咐下人们在院里新栽种了些牡丹。春色满园,生机盎然,更添喜气。
只是府中两位少爷近来却总是愁容满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抽不出什么空来欣赏这些别出心裁的装点。
沈恒煜穿过花香四溢的连廊,推门走进书房时,一眼便瞧见圆几上摆着的几个寿包,不禁疑惑道:“今日是有谁过生辰吗?”
沈恒焱正坐在案前,瞧着手边的锦盒出神。那盒中躺着一只蓝水冰种翡翠精雕而成的玉佩,在日光下泛着鲜明莹洁的光晕。
瞧见沈恒煜进来,他将那锦盒阖上。
“没有。”他简短答道,目光回到手上的公文。“你找我有何事?”
沈恒煜随口一问并没上心,也没再纠结于这微末小事。便直入正题道:“礼部收了江西来的公文,说是睿王下月进京,为太后贺五十寿辰。不知兄长那边可曾听到些风声。”
沈恒焱神色微凝。
自新皇登基,睿王被派到江南做了藩王,便再也没出过封地。几月前,沈恒焱奉旨彻查江浙安徽一带贪腐之案,其中诸多涉案官员暗中与睿王多有牵涉。
可碍于其皇族身份,加之并无确凿物证,如若彻查,方稳的政局恐又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才不得不不了了之。
皇帝虽有意削藩,但古制难悖,便如此勉强维系着表面的和谐。
如今的太后乃是皇帝养母令妃,虽亦是睿王名义上的母亲,但不是生母,也并不亲近。
千里迢迢赴京贺寿,理由有点牵强,但大周以孝为大,皇上也不可能驳了他这份孝心,只能应允他入京。
然而睿王此行的真实目的,却是令人琢磨不透。
“早上议事时,陛下有提起过。虽然有些蹊跷,但如今已不同往日,想睿王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只按照规制礼仪办好太后寿辰就是了。”
夺嫡之争,沈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