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开着门,一眼望进去,庭院深深;绿的是树,红的是花,清爽干净;有白发的老人悠闲的坐在门口,剥着豆子,彼此间吴侬软语,一派祥和。她渐起惬意,笑问林曦:“你怎么认识路的?要带我去哪里?”
林曦笑回:“你甭管,反正不是卖你。”
最后到了一个小小的面店,铁皮围成的小屋子,缩在巷尾,里面只四张小桌,笨笨的小木凳,却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林曦一脚跨进去,扬声叫:“两碗阳春面,另配香菇黄花菜的浇头,再来两个茶叶蛋、两串豆干。”
那店主是个六十余岁的老人,另还有一个差不多大的老太太,两人一见是她,都笑了:“你又来了,小细娘,好一阵子没见着了。”
秋荻望着林曦,诧异:“你还挺能跑的,连我也不告诉。”
林曦先笑着冲那两个老人打招呼,后叹:“罢了,别说这样的话了,你倒不扪心问问自己,还来说我?”
秋荻心里有病,被她一堵,不好再往下说,忙避开视线。
林曦好笑,叉话:“你尝尝这里的面,包你把舌头吃下去;若不是太远,我顿顿来呢!”
秋荻知道她是挺能找到好东西吃的人,于是也吊起胃口来,伸头等着。
不多会儿,那老人和老太太各端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过来,接着是一个托盘,里面除浇头、茶叶蛋和豆干外,还有两碟小菜――泡罗卜和酸豇豆。
那面条极细,浸在褐色的汤里,齐得象梳子刚梳过,上面细细的洒了一层碧绿的小葱,吸鼻一闻,竟有卤肉的香气。
秋荻只觉食指大动,忙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面条不软不硬,有股子咬劲,似乎面里原本加了盐,不用沾汤,自然有味儿;一口下肚,她冲林曦竖起拇指。因从早到现在都没吃东西,早就饿了,又美食当前,遂顾不得再跟她说话,一径吃起来。
过了十分钟,面条吃完了,两人抬起头来,相视而笑。
林曦搛起浇头:“你再吃这个。”
秋荻细细一尝,清淡适宜,说不出的爽口,便也一筷一筷的继续吃。
之后又吃茶叶蛋,豆干,皆是妙不可言。
秋荻看着剩下的小菜,挺了挺腰,苦笑:“撑死我了!”
林曦亦笑:“不急的,这会儿不会有人来,咱们慢慢的说话,待会儿再吃,他们从不赶人的!”
秋荻望着她,不由得一笑,一会儿又感慨似的,叹了一口气。
林曦道:“好多好吃的并不在大地方,只要用心找,总能享到口福。从前在南京,我和他还到浦口去吃碗馄饨呢,真是极品,再没吃过更好的了。”
秋荻道:“这学期咱们一起出来的少,也不知怎么说好……”
林曦微笑:“不是坏事,大家都有各自的空间。再说一个人出来找地方好,不然走错了路,带累别人受苦。”
秋荻暗想:你倒不怕带累他?遂笑问:“近来他好吗?”
林曦点头,又笑:“他总是说好的,不高兴的事也不会说。”
秋荻又道:“他们也该考试了。”
林曦回:“考试对他而言什么也不算。就算平时不学,临时翻翻书也能考出好成绩。想到这个就气愤,我用功多了,却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