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墨将自己对崔辞这个人的了解,大致的说了说。
张氏商行同崔家也做过几次生意,因此张时懿也补充道:“我同崔家做过几次生意,他们一族确实较为清贫,但在常河州的声势一直很大。”
李道藏将他们俩所说的都记到脑子里,在心里默默推算着这个常河州太守邀他一叙,叙的到底是何事?
行驶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李道藏一行人随着崔辞进了太守府。
太守府的装饰看起来不算的华丽,但却很是文雅,许多装饰看起来都颇为陈旧想来不是崔辞这一任太守置办的。
一行人跟着崔辞走进了位于太守府最里面的庭院,想来是崔辞一般同人在此议事。
几个侍女看到他们一行人走进来,便赶紧将茶水和点心备好。
“陛下,还请您这边来。我已将茶点备好,邀您来常河州主要是有一事相求。”崔辞眉目间有些忧愁。
第84章 常河州二
李道藏和两个谋士随崔辞一起走进了内厅,护卫们则在门外守着。
“陛下,自从得到北狄人入主京东的消息后,我便在常河州境内也查了查,在境内也发现了些北狄人的活动痕迹。”崔辞先提出了一个话头,打量着李道藏的表情。
没看出李道藏有其他意思,才接着道:“常河州离京都极近又是产粮的富庶之地,我想向您借兵,一来清除境内的北狄人痕迹让常河州更加安稳;二来也先做好防范,以防北狄人缺粮对常河州下手。”
李道藏笑了笑,没接话。
谢墨挥了挥扇子开口道:“瞧您说的,如果常河州愿意发文表明归向,那保护常河州自然是陛下应该做的事。”
崔辞紧皱的眉头松开,让人去将自己的官印拿来,“这是自然,陛下本就是先太子血脉,又有圣旨和传国玉玺,我常河州自然应当由陛下统领。”
见崔辞比想的好说话一些,谢墨也微微松了口气。
崔辞是个行动派,下人将他的官印拿来,笔墨准备好后,当场便写下了一篇表文。此篇表文行文流畅,功底深厚。
一写完,崔辞便盖上了常河州州府的官印,呈到李道藏面前:“还请陛下过目。”
李道藏接过表文细细看了看,崔辞文笔不错,也将他想要的意思写了出来。
“马郃进来。”李道藏看完这篇表文,将懂得排兵布阵之人叫了进来。
马郃一进门先对里面的众人行了礼。
“你常年征战,对北狄多有了解,你替崔太守看看,如何布防才能防住北狄人的进攻。”李道藏指了指面前已经放好的地形图。
马郃扶着腰间的刀走进,他在来之前本就看了一遍常河州的地形图,此时在地图上极快的点了点。
“回陛下,属下认为在这几个县城重点布防便可,与京都接近的几个县这两个显示易守难攻,所以只在我刚刚指出的几个县布下重兵,定能挡下北狄人。”
崔辞将马郃上下打量一遍,客气的问道:“不知这位是?”
李道藏掩袖喝了口茶,嘴角带起一抹笑意:“他是鹤洄的副将,曾随他在东鄂州征战多年,对北狄很是熟悉。”
见李道藏叫的亲昵,崔辞想起了自己听过的那些传闻,掩下眼中的诧异,低下头问:“那不知这位将军认为,我要如何做才能查出常河州境内那些北狄人的消息?不将他们全部拔出来,我心里实在不安。”
马郃叫了玄影司的一个负责探查消息的人进来,“这简单,这是陛下一手组建的玄影司的一个小队的负责人,他们最善探查消息,交给他们便是。”
没想到这位陛下才接到圣旨,居然就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崔辞震惊之余又有些满意,有此君王,李氏王朝的兴盛便不用愁了。
崔辞还听人说了陇江州的水患治理效果极好,便又向李道藏和几个谋士讨来了治理水患的方法,想要在常河州境内也推广下去。
一番交谈下来,两方都颇为满意,因此所耗时间比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