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3)

就在他们这君臣和睦之间,福公公突然慌慌忙忙的走了进来禀道:“陛下,禁军大统领来报,奴才怕自己讲不清楚,要不还是让他进来跟您说说。”

永嘉帝点点头表示允了,一个穿着重型铠甲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先是和李庇对上了视线,见李庇回应他后才对永嘉帝回禀。

“陛下,自今日申时起几个人流量较大的都坊市出现了一条由鬼火组成的龙,并且墙上还有蚂蚁形成了“无道”二字,不仅如此 附近还有乌鸦盘旋。看到的百姓都议论纷纷,已经有些不好的声音出现了。”

那禁军统领显然也是知道自己这话触了皇帝的逆鳞,讲完后就将头一直扣在地上,不敢抬头。

永嘉帝听完后果然气急了,拿起一旁的砚台就砸到了那个禁军统领的身旁:“大胆张同,你可知你讲这话的后果?朕可是马上就要飞升之人,怎会引来这些不祥之兆。”

张同哆嗦着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皇帝也不敢回应。

李庇将这件事情迅速过了一遍来不及做反应便跪到了张同旁边:“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不一定是不祥之兆,不若叫国师来看看,以国师的本领肯定能看出这件事情的吉凶。”

永嘉帝气得捂着胸口,福公公极有眼力劲儿的将他扶到了一旁的小榻上坐好,捧了杯温度刚好的茶水到永嘉帝面前。

喝完茶水,永嘉帝才缓过了劲儿,没将跪在地上的二人叫起来,而是对福公公道:“速速派人给朕将国师叫过来。”

吩咐完人后又看到站在一旁尽量缩小自己气息的李道藏,指着人问:“你也是从小修道的,你可觉得这些征兆可真是朕统治无道造成的?”

李道藏这会儿没行臣子礼,而是行了个道士礼:“陛下,在臣看来这并不是因为您的统治无道而出现的,或许是有些野道士施的道术罢了。”

永嘉帝听了他的话觉得自己没那么气了,反而来了兴趣问道:“噢,你为何认为是一些野道士施的道术?”

“陛下可曾看到过丹药是怎样炼出来的?在我们炼丹时,有时候的火颜色变同鬼火一般显现出绿色,这也一般是因为加了磷粉,但也有可能是加了某些动物的骨粉。臣认为人心才是影响这些外物的最终因素。”李道藏又举了个例子,又将这件事情导向其他因素。

李庇反应极快的接上了李道藏的话:“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情说不定不是说的您统治无道,而是说那些世家抢占寒门学子功名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说他们无道,至于龙形说不准是那些世家……”

李庇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太监的通报给打断了,国师穿着一身青色道袍被一个小太监引着进来,先对着永嘉帝行了个礼。

永嘉帝听了太子的话,想起了自己算不上光彩的上位经历,这些世家这些年来的胆子确实是愈发的大了,也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谁才是这个王朝的主人。

头脑里的思绪晃了几圈,永嘉帝才揉着额角问国师:“爱卿,这件事情你应该也知晓了一些,你又是如何看待呢?”

国师早在来的路上就听小太监将事情说了一遍,这会儿便极其流畅的开口:“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陛下应也听过这句话,况且臣于昨夜观星恰好见到岁星向着我李氏王朝靠拢,这分明是福气的象征,又何来的不祥之兆呢?”

永嘉帝这些年极其信任国师,听了国师的话才终于放下心来,将地上跪着的人叫了起来:“朕如此英明的君主怎会是无道之君?来人将国师的话润色一番张贴出去,并派人给朕好好的查一查那些东西究竟是由何而来?”

禁军统领张同领完旨退了下去。

李庇认识到这是一个让永嘉帝同意他对世家下手的机会,便趁热打铁道:“父皇,儿臣认为这是公开那些世家换寒门学子答卷之事的最好机会,这样一来即可敲打世家,也可让更多寒门学子能拿回自己原有的功名,也能让那些寒冷学子更加崇敬父皇。”

永嘉帝摆摆袖子同意了:“这件事情可以做,但是你不能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