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事启奏,无事退朝。”福公公对着众大臣道。

王熙岱见这一会儿那些涉案的家族应该顾不上同他争论,便跪地禀道:“陛下,近日北狄异动颇多,已经与镇国军多次交战,现下紧缺粮食和军需用品,我与户部交涉多次,均无结果,还请陛下做主啊!”

永嘉帝皱了皱眉头,户部尚书与户部左侍郎都在大理寺狱中,且今年收成并不算好,现下北境又急需粮钱确实有些难办,但亏了谁也不能亏了镇国大将军。

思索一番便道:“爱卿便让户部右侍郎先将粮草与银钱先盘点好,其余的且等这次的案子了结,再做打算。”

堂下已经有不少大臣听明白了永嘉帝对话中的意思,便没有什么异议就退了朝。

既拿到了大理寺那边破案进度,又明白了皇帝话中意思的童司空在下朝后走到王熙岱身旁:“今日王丞相这个提议倒是有意思的紧,我听说令公子现下似乎在镇国大将军手底下做事,丞相的消息倒是快了不少。”

王熙岱皮笑肉不笑的假笑一下,在心里暗骂王佑安这个不听话的逆子,嘴上却是回到:“大好男儿就当保家卫国,我这个当爹的在战场上帮不了忙,便也只能帮他搞搞后勤了。”

童司空摸着胡须叹了口气:“只是这战场上可是刀剑无情,贵公子不知道能否回来的时候同去时一样。”

王熙岱当即冷了脸,拂袖而去:“这就不劳您操心了,反正我们这些老东西都死的早,童司空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马渊下了朝便赶回了大理寺中,却得到了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被人日夜看守的杜焕就这么死在了牢中,这下案子可是真不好查下去了。

他不得又想起昨日审讯杜焕时的情形,这人本是娇生惯养的世家子但在体验了狱中所有刑具后也并未将其他人的名字吐出,反而是威胁他。

“这个案子再查下去你知道是动到了谁头上吗?到时候大家都别活。”杜焕满脸血痕的说出这句话后,便在未开口说过一个字。

如今想来他怕是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了,马渊想着杜焕说话时的表情不觉有点体寒,赶紧派人将此事通知了太子和李道藏。

第22章 辅佐

李庇知道这件事情后着实是怒了一番,这些世家胆子确实太大了,如今已经动摇到了国之根本,不得不除。

李道藏知晓这件事情后倒是不奇怪,他早就猜到了那些世家会对杜焕下手,只是速度这么快是他没想到的,如今这人一死案子便难查下去了。其中的主考官童文之到是还在,但却因着他是童家的人,马渊并更不敢用刑,这件事情大抵也只能就到此为止了。

翌日下朝后,李道藏同李庇一起被太监带到了永嘉帝的书房之中,一个身形挺拔的少年正跪在书房门口,即使是跪着看起来也颇有风骨,脊骨挺得笔直,身形不偏不倚。

永嘉帝见他们二人过来,便也朝那少年靠近了几步:“昨日我听大理寺卿来报,说是户部尚书已死于牢中,这件案子待会儿再说。现下跪着的是威武大将军之子韩令山,你们应该知道我叫他来是干嘛的?”

李庇走上前两步仔细观察韩令山的表情,盯着人看了许久,才开口:“我观韩将军之子颇有些大将之才,换卷一事你并未参与,而是你父亲一力主张,在孤这儿是主张你无罪的,父皇觉得呢?”

永嘉帝很是高兴太子能听懂自己的暗示,便也接道:“朕同太子的想法是一样的,朕已听人说了你有大将之才,尔等少年人不该在刑狱之中虚度时间,而应该在战场之上保家卫国,韩令山你认为如何呢?”

跪在地上的少年红了眼眶,俯首叩地:“草民愿意,草民本就不愿读这个劳什子书,只是父亲一直逼我读书,草民想去边疆,草民喜欢上阵杀敌的感觉。”

永嘉帝很是满意他的反应,将人给扶了起来:“很好,你父武威武大将军虽已不管胧蜀州的军务,只是居一个名头,但朕相信虎父无犬子,你此次也是违反了律法,你可愿前往胧蜀州平息盲骨部落此次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