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仿佛都激动了起来,开始唇枪舌战,试图能在这趟肥差里面占个好位置。

直到有一个十分突兀的声音插进来:“那就让刚刚归朝的小侯爷去呗,他既是皇亲又是工部的人,这不是刚刚好吗?”

众文官纷纷抬头望去,只见是陈靖川这个与李道藏有着剪不清理还乱关系的武将,便又瞬间统一了起来,开始否认。

这类事情武官一向不爱插手,但一旦涉及到文武之争,两派便统一起来,开始论一论谁更有理。

永嘉帝被炒作一团的臣子闹得头疼,挥手让一旁的福公公出声打断,文武百官听到了福公公的声音便默契的都安静了下来。

永嘉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要你们有何用,这点小事都讨论不好,清梵侯乃是朕风亲封的又才受了伤,这点小事还轮不到他,便由曹国公派人去吧。”

曹国公听闻高兴的跪了下来:“请陛下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的,必定不会丢太子殿下的脸。”

永嘉帝点点头,把这件事情交给太子外家也算是替他在胧江州揽揽名望,他就这一个儿子,自然得替太子铺好路。

定完这件大事后,文武两派又拉扯了两句,便下了朝。

李道藏将胧江州水患这个事情琢磨了一遍,暂没放在心上,这几年李氏王朝灾患颇多,一时的灾患暂时也引不起什么乱子。但刚刚朝上却有报北肃州边境的羌巫和北狄皆有异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使陆游川这几天没了消息。

“还请小侯爷留步。”一道耳熟的声音唤回了李道藏的思绪,他朝声音的方向看去是一张熟悉的脸。

王佑安在皇城门口趁着人多还没散场,迅速的叫住了李道藏,并趁着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迅速的将一张纸塞进了李道藏的礼袍袖口中。

见自己圆满完成了陆游川的任务,王佑安又冲着李道藏露出了一个和善的微笑,顺着人流走回到了自家老爹身边。

王熙岱用余光瞅见了自家儿子的小动作,但也懒得管他,只是不引人注意的朝王佑安招了招手示意他快滚回来。

李道藏将袖口里的那张纸揣进了腰间的荷包里,并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识别到工部尚书张匡的影子,绕过无关的人跟了上去。

张匡瞥了一眼跟着自己的身影,将脚步放慢了些,就这么保持着节奏带着人回了工部。

李道藏自幼便是个会卖乖的,跟着张匡进了工部以后便一路上和同僚打着招呼,工部众人虽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但看他身上这身礼袍也并不敢怠慢,热情的向他道好。

张匡一路上旁观着李道藏这些动作,并未有什么反应,只是将人带到自己平时办公的屋子里关上了门。

李道藏摸不准这个看起来就脾气不怪的老头会有什么反应,只能乖乖的站好,低头露出一个讨巧的微笑。

“你呀你,和你父一点儿也不像。”张匡那张严肃且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难看的微笑。

李道藏听见张匡的话,静默在原地,并不知道如何作答。

张匡见李道藏愣着,长叹一声:“国师已经告诉我你的身份了,你确实和无忧像极了,只是这性子,却是截然不同。”

李道藏没料到自己居然又见到了一位父亲的故人,一时间百般感慨,难以反应。

第14章 初谋

张匡没等到他李道藏的回应,以为他是怕被人知道身份不安全,便示意他先坐下来:“你放心六部之内,工部是最安全的,当今圣上对你父亲有愧,而我又是你父特邀到工部的,工部并不算有什么油水,事已至今在工部任职的大多都是些寒门子弟。”

李道藏无意识的捏了捏手指,对张匡行了个礼:“前辈见谅,我并无害怕之意,只是最近听到太多关于从前的消息,有一些恍惚罢了。”

张匡拍了拍李道藏的肩:“你父对我有大恩,你现在既在我工部你想干什么就尽管去做,我给你兜底,我相信你同你父一样,都是心中装着百姓的人。”

李道藏鞠躬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