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家派出的媒使要手捧活雁作为礼物,寓意从不失信,信守不渝,又寓长幼有序,不能逾越。
女家接到通报,主宾互相作揖一番,口中说着,“念某某老爷大恩,赏我家主人二八佳人,尊古训,主人委我前来纳采。”女方家属若是应了,便是纳采收礼,完成第一步了。
这可难为了安以墨,想这煮雪都在安家住了大半年了,该如何分得清楚男方女方呢?再者,她名义上是念离的姐姐,这到底算是长还是幼呢?
所以说,礼节虽重要,可是太多的礼节,也是件让人头疼不已的事。
念离看着安以墨一头汗的样子甚是欢喜,觉着自己当初没好好折腾他一番,这一遭煮雪代为折腾,也是有趣得紧,所以难得一次没有帮忙,就让安以墨自己瞎折腾去
安以墨没了办法,去问弟弟意思,安以笙两手一摊,“阿弥陀佛,施主觉着贫僧会知道个中细节么?”
这死和尚,这个时候开始装四大皆空了,是谁哭着喊着要娶媳妇的,又是谁一竿子捅到皇帝老子面前,来了个赐婚?!
指望安以笙无望,安以墨只得去询问煮雪的意思,于是三天后,纳采之时,全城轰动了。
安家确派出了媒使,却是天上人间的头牌春泥,抱着一只扑腾的大雁,迈过了棺材铺子的门槛,因念离已经出阁不能再算女方的家里人,所以便只有煮雪在,自己就出门来迎了。
两人的对话也是很逗趣的。
“念您自个儿的恩情,把您自个儿赏给安家二少,安家大少命我来纳采。”
“应了。”
婷婷笑的前仰后合,一五一十描述给念离,听得她一脸黑线。
安以墨!
你说的那个媒使就是春泥?!你说会给煮雪硬造一个女家,就是棺材铺子?!
第二礼,问名。
《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
女方将年庚八字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这个倒是便利,当天春泥就把煮雪的年庚八字带了回来,小红纸条一卷,金丝线绑好,安以墨接过打开,一旁候着的八卦先生正摩拳擦掌准备见招拆招,没想到安以墨却是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纸条上只写了二字:不详。
咳咳,不愧是煮雪,言简意赅。
第三礼,纳吉。
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此乃合过八字无异后,送归女方,将俩人的八字都放在灶前,三日内无异即可。
而煮雪的棺材铺子没有啥灶前一说,便被供奉在了棺材前......
安以墨知道后,只能仰天长叹,这个地点,选的实在是好。
第四礼,纳征。
《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说白一些,就是该动真格儿的,交钱吧。
这个安家最不缺,直接八口大箱子搬过去,轿夫抬得忒起劲,毕竟是顶头上司衣食父母,干起活来忒卖力。
可是大箱子往棺材铺子门口一放,煮雪淡淡扫了一眼,说:“抬回去吧都”
轿夫傻了眼,怎的,这是不要的意思?
煮雪顿了一顿,说,“留在我这儿,难不成我留给私人烧纸用么?”
......
这话在理。
第五礼,请期。
《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得,这走一遭六礼,除了第四礼不用雁、直接上钱,其它几关都要用雁。安以墨眼珠子一抖,回头就吩咐联合作坊,“速木刻大雁百只,以防时节不对,捉不到活的。”
别说,这木刻大雁销路真是不错,这算是安以墨操办婚礼最大的收获。
至于这谈婚论嫁的日子,也不用双方合意了,圣上都指好了日子,照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