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温颂清也没想到,他们甚至会发展到现在。

温颂清突然很想问他:“季钰,你当初也是教授很看重的学生,为什么会选择回来?”

如果季钰坚持在航天领域研究上走下去,他应该也会是一名出色的研究员。

季钰切菜的动作一顿,回忆了片刻:“之前为了避战,我们一家人移居去了国外。”

“我本来也以为自己会一直在航天领域研究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他垂着眸,眼底情绪复杂:“但是当我在国外博物馆看到无数我国文物瑰宝受到不可逆的损伤的时候,想法就慢慢改变了。”

“国宝回家的前提,是国宝还在。”

温颂清倏然明白了他的选择。

季钰那双墨色眼眸中交织的情绪万千,有痛心,有愤懑,有不甘。

这些情绪沉在季钰眼底,全都凝成一种坚定。

“文物承载着国家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也需要有人去保护。”

第32章

季钰说起这些过往,就难免回想起那些仍存在国外博物馆里的文物瑰宝,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他面上依旧平静,看着温颂清面色沉重,低头看了眼手表,主动引开了话题:“温停快要放学了,看来咱们得动作快点了,不然孩子回家没饭吃。”

温颂清立马将繁杂的情绪一扫而空,先专注眼下手里的活。

剩下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季钰才交手给温颂清,自己去接温停放学。

黄昏时,暖黄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暖意洋洋。

四人坐在饭桌上,气氛融洽,像是真正的一家人。

季母给温颂清夹了几道菜,叮嘱道:“颂清啊,你做菜辛苦,今天必须多吃点。”

“没有,这菜大部分还是季钰做的。”温颂清不住点头又摇头。

季钰压了压唇角,斯条慢理地夹了几块红烧鱼肉在小碗里,全部挑好刺,才递到温颂清手边。

“妈说得对,你应该多吃点。”

温颂清两辈子都从未有过这么体贴的待遇,她面色微红,头都快埋到桌子里了。

季母笑呵呵地看着:“你以后要多习惯,他爸以前就是这么做的,什么刺啊壳的,都是剃干净剥好了才递到我手上,到现在都还是这样。”

所以季钰会是现在这样的性格习惯,大概率也是因为言传身教。

温颂清不合时宜地突然想起孟廷修父子,因为孟廷修对她冷漠,继而跟着受影响的孟景书也对她没有好语气。

一个好的家庭,足够治愈一个人的不幸。

温停听着,也学着夹了几块鱼肉挑起刺:“阿妈,给,我的也挑好了。”

季母乐呵地看着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夹了几块肉到他碗里:“小宝正长个儿的年纪,也多吃点肉。”

温停一怔,简单一句话,却让他蓦地眼眶泛红。

他小小年纪,还没来得及感受多少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暖,就做了孤儿。

直到遇到温颂清,他才从辗转各家,寄人篱下的境遇里脱离出来。

可温颂清日子过得也很辛苦,他在军属大院里看得清清楚楚。

两个人像是彼此依偎着取暖,互相救赎,相依为命。

直到现在,坐在这张饭桌上,两个同样命运多舛的人,终于感受到了一种溢满的爱。

果然只有像季钰这样在爱里长大的人,才真正懂得如何爱人。

季母看着他隐忍泛泪的眼眶,登时心疼到一块去了。

她连忙又多夹了几块肉,季钰无奈出声制止:“妈,也该让他多吃点蔬菜,他上个月胖了整整十斤。”

温停颓靡的情绪立刻一扫而空,羞得脸色通红:“我才没有……胖十斤。”

他说着,还是乖乖多吃了几口蔬菜。

饭后,月明星稀。

此时早已入冬,天气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