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跟你说话!温管家,带我们去放行李吧。一会儿我们自己去看周爷。”
三姑妈又气又恨,见丈夫真的要走,低声骂了几句,还是愤愤地跟了上去。
看样子,严家光是内讧都够他们自己喝一壶的。客厅里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快忍不住笑意了。
严家火急火燎地赶来了,其他人也坐不住了,什么张家刘家赵家的远方亲戚都涌了过来,距离过年还有几天时间,周家老宅已经人声鼎沸。
周太爷见人多了,嫌吵,说不想见,便打发周文禄他们去应付。看起来是任性摆架子,实际上好让周家少爷们日日与那些人寒暄闲谈,多打听些消息。于是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白天收集信息,晚上私下交流,对各家都有了大致了解。
以往周家夫人的命都不长,来周家走亲戚的旁系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女主人来招呼的情况了。玉秋模样出众,娴雅温和,说话又礼貌好听,看着也精神,不像是吊着口气的病秧子,大家只当他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双儿,也不敢对他放肆。
老宅客房不够,后来的旁系都自己在外面定旅店。除夕当天大家早早的就过来了,后院和厅堂都很大,还有谈话室,小孩子们嬉戏有场地,大人们谈话也有场地,倒也容得下。
玉秋不参与男人们的谈话,偶尔有人向他打听什么,若是涉及周家产业的,他便三言两语把话圆得滴水不漏,把人打发过去。
眼瞅着中午了,周太爷还下楼出来,大家便知道这是不留他们吃午饭的意思,陆陆续续离开宅子出去吃,等下午再来。
忙活了一上午,可算得了空,下人们清理乱糟糟的客厅,玉秋也帮着清点看了看需要填补的点心。
周文禄刚送走赵家的人,回身便见周锦宗向他走来:“大哥,好事!”
玉秋本想叫个下人把各处摆放的空盘重新填上点心,抬头望了一圈,见三五个小厮丫鬟都在忙,也不打算打断他们的工作,余光看见周文禄和周锦宗一同进屋,便走过去道:“大少爷,我去厨房一通,拿些点心过来装盘。”
周文禄正想对周锦宗说什么,听见玉秋的声音,先回答他:“这种事让下人去做就行了,你休息会儿吧。”
“大家都在忙,我怕等一会儿,就赶不上他们饭后回来了,我去吧。”玉秋道,“我总不会在这地方迷路的。”
周锦宗的话方才只说了一半,周文禄心里急着听,也不再多说什么,点头允了:“好吧,有事记得叫人。”
“嗯,我去了。”
玉秋一走,周文禄道:“你刚刚说到的信,写了什么?”
周锦宗拉他到角落,低声道:“宋爷那边,成了!”
周文禄一顿,随即惊喜道:“你说真的?”
“真的。”周锦宗从口袋里拿出张叠起来的纸,“青穗传来的信。”
周文禄将它小心展开,内容乍看之下倒是很正常普通,说什么浓春楼的姑娘想二少爷了,希望二少爷早日回城里,周文禄按照暗号每行都点出一个字,按照顺序读下来,连成一句“红鹃进府一切顺利”。
周文禄将信捏在手里,揉成一团,不动声色地藏起来,冲周锦宗笑笑:“好,接下来就等着红鹃的消息了。”
周锦宗舒了一口气:“最难的一步棋终于走出去了……李台昌的死期近了。”
周康毅从后院门口进来:“大哥,二哥,张叔他们要走了。”
“行,我来送吧。”周文禄应他一声,低声对周锦宗道,“告诉康毅,他要准备行动了。”
周锦宗点头:“我知道。”
送完张家人,厨房那边的菜也好了,周太爷让人把饭菜送进去,自己不下来,餐桌上便只有周家四个少爷。
“等等,”周文禄叫住一个放完菜要退下的丫鬟,“六太太呢?他说去厨房,怎么这么久还没见他回来?”
丫鬟低头道:“回大少爷,夫人确实到过厨房,但是检查后有几类点心没有了,夫人就出门去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