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3)

周文禄暗暗舒了口气,悬在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谢谢宋爷。”

“不过,我倒是很好奇,那双儿有什么特别的,”宋岳堂调笑道,“莫不是给你们下了降头,怎么一家子都得围着他转?”

周文禄将碗中已经放凉的肉片吃下,这才回答他:“宋爷此言差矣……就好比,人们都爱玉,多数人爱成品的玉器,但其中也有人更爱玉原石。”

他一边往锅里下菜,一边举例含蓄地解释着:“玉器固然更加精美,但已经是成品,再对它进行修饰,也不过锦上添花……但玉原石,我可以更好的操控,凭喜好雕琢,尤其是当我已经知道这块原石里藏着好料这是一笔,对周家稳准不赔的买卖。”

宋岳堂不置可否:“我倒是看不出来,也不知道文禄你是怎么判断的。”

“宋爷会发现的,”周文禄笑笑,“我相信就在不久之后。”

宋岳堂轻笑应下:“拭目以待。”

周文禄不再赘述,毕竟宋岳堂对他观点的看法,他其实并不在乎。周家人并不是傻子,玉秋对周家而言代表着什么,又会为周家带来什么,时间会给出这些暗中看戏的人答案。

酒过三巡,宋岳堂忽然道:“还有一件事,我需要文禄帮忙。”

“宋爷有什么不妨直说。”

“还不到时候。”

周文禄微微皱眉,心中警惕起来:“嗯?”

宋岳堂摇摇头:“别急嘛……我也不是吃白食,会给报酬的。”

锅中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期间能看见一些虽然熟透但无人去捞的剩食。煮过各种菜肉之后,油汤已经被熬干了不少,汤底味道更加咸辣。

宋岳堂起身,将远处的几碟还未下锅的食材,一一端起倒入锅中,不急不缓地说:“这地方中不中,洋不洋的,居然这么热闹。

“也亏我运气好,正巧能订到的个小包间,横竖钱花了不少,这菜,也别浪费了……

“既然都被摆上桌了,那就一起进去吧!”

日子看似不咸不淡地过着,但是空气里已经若有若无弥漫起了紧张感。

本杰明走的时候给周文禄留下了一个荆湾的地址,说那里住着他同行的好友,如果以后有需要,可以去联系他。考虑到本杰明生意的特殊性,这位同行想必也是位大人物,周文禄礼貌应下,将信息存好,以防不时之需。

谭锋来在北方当大司令也有几十年了,他曾经扶持上位的三岁孩童如今成了对他唯命是从的傀儡,按他的计划,篡位早该成功了。可惜在新思潮的冲击,不断有各种游行起义和变法在北方暴发,在对他进行反抗,相比之下南方更加安稳富饶开放,早年朝廷任命的将士除了宋岳堂,还有他的几位同窗好友,如今几人暗中联合,这片土地实际基本脱离了北方的管控。

谭锋来盯这块带刺的肥肉已久,如今两边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南北打仗不过是早晚的事。

周家也暗中做起了应对打算,不过这些,玉秋都不知道。

他隐约察觉到了周家的变化,少爷们比过往更加忙碌,但他一方面有事做,一方面也按本杰明的建议不去深究,装聋作哑。

他的字已经练得很好了,算数也一点点上道,甚至在周承明的教学下,知晓了一些简单的常用外语的读写。

玉秋放下笔,起身动了动长时间坐姿写字下僵硬的肩膀。如今他可以独自完成查对简单的账目,周锦宗便将手下好几款脂粉近两个月的账交给他试着整理,玉秋也希望自己能做好,查对核实都格外谨慎仔细,时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回过神时腰背酸痛。

他揉了揉发紧的肩膀和脖子,余光瞥见角落里的琴架,琴架上摆着一张漂亮的古琴,玉秋看着琴,一时有些恍然。

这张琴是在周老爷去世一周后,周文禄让仆人送过来的。周文禄不常送他东西,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传口信的仆人说,这是大少爷怕他无聊,特意寻来的。

玉秋摸了摸琴身,院中的仆人很勤快,即便他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