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消息传出去半月。
去岁大旱州府不作为之事便传了开。
国师连夜起坛算卦,依旧改不了今年晋国大旱的星象。
各州府民乱渐生,逐渐有失控之象。
工部主管屯田水利之事,旱情将至,太子在门生的怂恿下主动请缨前往各州府勘察旱情。
如此苦差,自然不会有人抢,太子主动请缨,晋元帝思忖片刻便准了。
次日,太子便领着东宫一众僚属声势浩大的出了京。
谢妤薇扶着肚子站在城墙上,身侧是乔装过后的宋南歆。
“太子殿下…莫不是失了智?”
天灾不比人祸,人祸尚有法子,可天灾又有何解?
闻声,谢妤薇轻声道:“事在人为。”
一旁的宋南阳不由的接话道:“殿下此行乃亲民,利民之举,想来是为日后民间的声望考虑…”
“如此大的阵仗,就怕太子日后一场空…”
谢妤薇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殿下之心,岂是我等能猜透的。”
几月的光景眨眼而过。
太子周转各地考察民情,久久不回,虽时常有书信送回。
可东宫里众人的心思还是活络了起来。
谢慧香入宫后借着谢妤薇的光时常承宠,一直到太子离京,东宫里就属她承宠最多。
太子离京后,谢慧香月事断了一月,原想着将此事秘而不宣,等肚子在凤仪殿的庇佑下满了三月再告知谢妤薇。
一日早膳。
“昨日秦良娣听闻太子妃喜甜食,今日一早便做了甜羹,要奴婢送来…”
谢妤薇淡淡的瞥了眼那宫女,“放着罢。”
竹苓上前结果甜羹,正要用银针试毒。
就听那宫女接着道:“娘娘,秦良娣说这甜羹趁热着吃,味道才好…”
“嗯…”
谢慧香见状主动接过了竹苓手上的甜羹,笑着道:“既是如此,我便替太子妃尝尝…”
“甜羹里软糯的圆子入口即化,桂花的香气四溢,味道甚好…”
谢妤薇点了点头,竹苓从袖口中掏出一锭金子,塞给了送羹的宫女。
“太子妃喜欢,日后秦良娣多做些。”
“是。”
自那以后,秦良娣每隔两日做了甜羹都会送至凤仪殿。
这甜羹一连做了一月。
每次谢慧香自然而然的替谢妤薇试菜。
早膳后,谢妤薇瞧了眼日头,“今日天儿不错,去外头走走罢…”
“是…”
临近足月,谢妤薇这几月一直在凤仪殿不出,身子骨都僵硬了些。
“娘娘…天冷了,披上绒袄罢…”
“好…”
东宫里后花园的景虽比不上御花园,却也是别有一番景色。
谢妤薇在后花园里没多久,就见三五成群的几人拿着纸鸢进了后花园。
“见过太子妃…”
“太子妃在此,尔等…”
谢妤薇坐在垫着软垫的石凳上,瞧了眼那几个年岁不大的侍妾,“无妨,难得入了秋有这般凉爽的天气,由她们去罢…”
“是。”
“谢太子妃…”
“太子妃娘娘真好…”
秦良娣不敢领着人在谢妤薇周围,特意离的远远儿的避嫌。
没多久,凤仪殿来了人。
“竹姑姑…贵妃娘娘命人送了些小衣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