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在她旁边。
薛柔瞟了眼皇帝,果然谢凌钰也未笑。
“可以。”皇帝允了宜都王之请。
陛下既然发话,齐将军便拱手道:“还请王爷赐教。”
宜都王不敢怠慢,回了一礼后便开始出招,那剑势初看凌乱,却愈发密,竟如细雨般将人裹住,稍不留神便被伤着。
谢凌钰从他开始出招,便眯了眯眼微微倾身,想仔细看下去。
他终于喝了口冷茶。
这一局,齐将军必输无疑。
果然,宜都王收剑后,笑得放肆,“听闻大昭精锐皆驻守要塞,本王胜之不武。”
他顿了顿,“不知彭城王在否?本王远在建邺亦仰慕其风骨,想见识一番。”
谢凌钰眼神变了,彭城王乃先帝最为器重的弟弟,善武艺骑射。
皇帝还是太子时,便已拜他为师。
然而如今彭城王旧疾在身,定不能与之一战。
薛柔轻嗤一声,“什么宜都王?连自家丢脸事都不记得,彭城王武艺如何,问问他们建邺上过前线的武官,不就明白了?”
薛仪轻咳一声,压低嗓音,“陛下还没有发话,你乱说什么。”
“你我都是大昭人,他都快骑到朝廷脸上,说还不能说了?”薛柔毫不客气。
谢凌钰听见薛柔所言,怔住一瞬后轻笑,直让台下不明所以的使臣茫然。
“彭城王有病在身,”皇帝声音似敲金击玉,不急不缓,却能让所有人听清楚,“朕与你切磋一二。”
有人自揽月台而下,冲到南楚王爷面前,怒目而视,随后一言不发转向皇帝。
“皇兄万金之躯,刀剑无眼,此事不妥,不若由臣一试。”
说话的是彭城王世子,谢寒。
不止世子这么想,就连薛柔也觉得谢凌钰疯了。
至于么?
万一那个宜都王行刺怎么办?
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谢凌钰若因此受伤,八成要在史书上背个骄矜自大的坏名声。
皇帝没有理会谢寒,而是走到宜都王面前。
宜都王愣住,随即朗声大笑,“大昭的皇帝果真磊落,陛下先请。”
薛柔有点紧张,看了眼姑母,又看了眼周遭同窗,见她们皆一脸凝重,心跳得更快。
她垂眸看着台下,谢凌钰没有同宜都王客套。
利若秋霜的长剑出鞘,冷光如冬日皑皑白雪,和他平素给人的感觉肖似。
薛柔虽不喜自己舞刀弄枪,却略懂欣赏。
她心底暗自惊叹,谢凌钰的剑法愈发快了,且开始便极为凌厉。
纵使宜都王剑招并不强势,甚至以防为主,皇帝仍旧招招杀意毕现。
帝王的杀意往往带有笃定意味,不为恐吓,仿佛他们刚才所做的,只是个轻描淡写的决定,故而格外令人恐惧。
薛柔看不太清谢凌钰的剑,却能看清宜都王。
在她数到第七招时,宜都王的剑落在地上,他额头冒着冷汗,后退半步。
皇帝收剑入鞘,看了眼一旁的齐将军,“看清楚了?”
“末将看清楚了。”
齐将军汗颜,并非因皇帝年少便武艺居于自己之上,而是身为臣子,却要君王屈尊争面子,实在无能。
“朕看你是可塑之才,便亲自指点一二,与旁的无关。”
谢凌钰说这话时,看都未看宜都王一眼。
便是这份轻慢,让南楚的使臣们很是敢怒不敢言。
薛柔在上头看得清楚,谢凌钰不知说了什么,叫齐将军激动到跪了下来。
太后垂眸喝了口茶。
待演武结束,众人回居所之时,薛柔见皇帝在不远处,似乎同谁说着话。
她上前几步,被谢凌钰发现了。
“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谢凌钰语气平淡,并无今日被宜都王冒犯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