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 / 2)

他对当初沈岁寒坚持蒋晏山是凶手的观点十分不?屑,他一直认为?,当初要不?是沈岁寒浪费了大家的人力物力,可能他们?早把?凶手抓住了,凶手也不?会在三年后如此猖獗。

沈岁寒没有?理会他的揶揄,只道:“现场还有?存疑的地方,现在就?下结论是不?是太早了?”

“存疑?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地方?”张嘉阳挑挑眉,“我们?为?了你?可是第一时间调查了蒋晏山的不?在场证明,他根本没有?作案的可能。”

张嘉阳故意压重“为?了你?”三个字。

明明只是调查一切可能性的正常工作流程,可被他这么一说,好像沈岁寒在无理取闹似的。

“你?!”张言澈实在听不?下去了,站起身想替沈岁寒出头。

周黎森眼疾手快地拉住他。

另一边的贺寻也小心翼翼地扯了扯他的袖子。

周黎森笑眯眯地充当和?事老:“都是为?了案子,都是为?了案子。”

张嘉阳瘪瘪嘴,故意问:“沈队有?什么高见?”

沈岁寒无视他,翻出几张现场的照片,投在大屏幕上。

是三年前的案件与?这次案件的受害人手腕局部特写,以及一张在网络上找到的图片。

“凶手每次作案都会在死者手腕上留下一个类似字母‘A’的标记,这个标记的写法很特殊,我们?找到这个标记是俄国17世纪一个著名画家个人常用的签名方式。可以对比发?现,三年前的案子中,凶手留下的标记与?图片中的字母‘A’一模一样,但近期案件中凶手留下的标记,明显可以看出字母‘A’中的横杠写法与?之前的有?所不?同?。”

自从岑绵提起凶手的签名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他和?孟微就?搜寻了大量图片,终于找到俄国画家阿布拉莫夫斯基的签名与?这个字母“A”的写法一模一样。

他们?对比了国内藏有?该画家作品的买家以及在霖城居住或工作过?的人员名单,因其作品并不?大众,最后筛选出的名单并不?长。

里面竟然真的有?个熟悉的名字。

但这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更何况“拥有?该画家的藏品”也不?能作为?唯一的根据。

不?过?这个思路帮助他们?缩小了嫌疑人的范围。

沈岁寒继续道:“凶手对于犯罪现场的细节具有?某种完美?主义的特质,更何况一个人的习惯不?可能轻易改变,在这点上,他不?会将自己沿用的标记弄错。”

“另外,还有?一点存疑。三年前的几起案件,受害人家中并非第一案发?现场,但这起案件中,痕检已经确定受害人家中的客厅就?是第一案发?现场。受害人在服下地/西/泮后,因某种原因在凶手行凶的过?程中醒来,与?凶手发?生争执最终被杀害。虽然凶手清理现场时清理了受害人指甲中的皮肤碎屑,但法医那边还是从死者指甲中找到了不?属于死者的皮肤碎屑,这和?凶手一直留下的谨慎印象并不?符合。”

“三年前的案子里,凶手的行为?模式一直是,以某种手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将其带到某处后用药物致其昏迷。死者不?是一刀毙命,而是脏器受损缓慢失血而亡,凶手极有?可能很享受折磨死者的过?程。”沈岁寒道,“但这起案件中,凶手虽然以某种方式进?入受害人家中,但根据受害人生前穿着、家中物品摆设可以看出受害人并未和?凶手相处太久,两人之间并不?熟悉,受害人对其存在一定的戒备心。这与?三年前案件的凶手测写完全不?同?,三年前的凶手,应当是个很容易获得他人,尤其是异性信任的人。”

“虽然我不?知道凶手用怎样的方式得知三年前案件的细节,但这次的连环案件中,两起案件间隔时间太短,凶手准备不?够充分,不?符合凶手以往严谨的性格。还有?,三年前的凶手一直行事低调,甚至在最后一起案件后销声匿迹,和?如今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凶手的高调行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