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担起来。幸亏弟弟妹妹和他一条心,每次他叔过来,都没拿着啥东西,家里的好东西都让他们几个给事先藏了起来。他爹对家里有啥本就不清楚,他娘虽说老实,但是胜在听孩子的话,让咋说就咋说。
前几个月下村卖东西他攒了些钱,可也没干长。现在入冬了,人们都闲在家里,再说了那粮也都交完了,正是有余钱的时候,他琢磨好几天想出去干点啥。正巧,秦大川来给他说了这么个消息。
那还说啥呢?有钱不赚那不是傻的吗?再说了,他前一阵下村几个月,对这些村子的情况熟得很。走村串巷对他不是啥难事。老秦家把这个机会给了他,肯定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大川,那咱明天去下村吧。现在刚冷起来,走在外头还不难受。等真冷起来,再下点雪,那连门都不好出了。”
“那行,你先上我家,咱们一起合计合计到底咋卖,卖多少钱。”
这价格的事问孙大成倒是真问着了,他下村那几个月,也碰上不少卖货郎,互相之间也都说说话,反正大家卖的东西也不一样,没啥好避讳的。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秦家人说了,这两样东西里那麻花肯定要贵一点。那锅巴恐怕卖不上价,太薄了,还不是甜的,就是不占分量这点好,一两能秤一大把。所以,他建议麻花少做点,锅巴多做点。
秦雅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前几日都得这么安排,就当是趟趟路。
既已定下第二天就要去卖,就得多做点,她起身就去和面准备了。孙大成一瞧,人家这是要开始做吃食了,他再待着就不合适了,也就告辞了。
由此,陈氏和秦雅倒是对孙大成高看了一眼,人家总归是没有眼馋她家方子的心思,也没瞎打听。这一点,就挺不容易的。要知道,在乡下想守住啥秘密,还挺不容易的。
秦大川把好友送到门口,再回来,就带回来一个八卦。老丁家吵起来了。这不原本各家串门子的都往那头去了吗,那都是去看热闹的。
丁家,丁三楞和枣花娘一脸呆滞地盯着儿子儿媳。
这俩人刚才在说啥?家里以后不给买酒了,没事也不让乱串门子了,还给他俩安排了一堆活计。以后家里的猪圈得丁三楞收拾,那鸡窝得枣花娘收拾。这活都他俩干了,那别人干啥呢?
片刻后,堂屋里传出一声怒吼:“你这是反了天了吗?刚进门就想要掌家?赶紧把你爹叫来,我倒要问问他,他是咋教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