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方法做辣白菜,自是比不上那种整棵的做法,但是胜在手法简单、时间短,像这种天气,放到仓屋里一晚上,就可以吃了。
别看腌菜不起眼,可是做起来也累人,就这么些腌菜,三个人忙了大半天,等快做晚饭时才歇下来。冬日里白日短,关外人家大多会吃两顿饭,入乡随俗,秦家也开始做两顿饭。因中午缺了一顿饭,这晚饭就做得早点。
两顿饭虽说做起来简单,可是对那正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却有些难熬。陈氏和秦雅倒还能适应,秦大川却有些受不了。临睡前他就有些饿了,硬是就着开水啃了块馍馍才睡。
陈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冬日里本就没什么菜色,若是再一天三顿地做,顿顿都是一样的吃食,谁也吃不下。
这当娘的心思,秦雅自是看得出来。可这个点都快睡了,再做啥也不合适。只能第二天再做打算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秦雅就上仓屋转悠去了。这可是秦家的粮仓,所有的粮食可都在这儿搁着呢。她一袋袋翻开看了看,觉得只有高粱米面和粟米这两样能勉强做点东西。那白面可不能就这么天天给霍霍了。别看她家今年挣了些钱,可也不能都搭到吃上头。
秦雅在那儿站了半天,想起样吃食:锅巴。锅巴不但做起来简单,也耐放,若是做发糕或者饼子,放不住不说,也没法随时吃,得现吃现热。
粟米得先泡软,时间不定,最好时间长点,达到用手搓一下就能碾碎的地步。泡好的粟米捞出来,放到大的案板上,用擀面杖给擀碎。若是不好擀,也可以放到石磨里碾碎。
碾碎的粟米放入鸡蛋、面粉、五香粉和盐,和成个面团,醒发一刻钟。醒发好的面团擀成大薄片,越薄越好,底下一定要撒上干粉,防止粘连。将大薄片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就可以下锅炸了。
油温七成热,也就是把筷子伸进去周围会冒小泡泡的程度,把面片放入锅里,一定要小火炸,面片薄,若是火大了容易炸黑了。待面皮炸到表面金黄就可以捞出来控油了。
等锅巴放凉就可以撒上调料粉,胡椒粉或者自制的椒盐粉都可以,咬上一口,嘎巴嘎巴响,可香了。其实算算成本,这东西也就鸡蛋和油看着有点唬人,可架不住锅巴薄啊,一个鸡蛋能做出一大袋子的锅巴。
像这种自己家炸东西的油,把里面的渣子捞出来后,那油还是干干净净的,一点都没变色。所以秦雅就在想,炸一次东西可不容易,还不如再炸点别的,反正到时候一起收拾也就是了。所以,炸完锅巴她就炸了点小麻花。
小麻花和大麻花不一样,大麻花要发面,小麻花直接往里放点碱面就成。口感当然也不一样,大麻花松软甜香,小麻花香香脆脆,各有各的滋味。
陈氏这一上午净看闺女在那儿忙活做吃的了,有好几次她都想给拦住。就说家里比以前有钱,可也不能这么败霍。那油和鸡蛋,还有糖,哪一样是便宜的?若是只为家里人吃,做一样也就是了,尝个新鲜,打打牙祭,哪有一做就好几样的?
可她也知道闺女主意大,指不定心里又琢磨啥呢。所以,陈氏在炕上虽然有些坐立难安,倒是没有大惊小怪地直接上去拦。对这一点,秦雅还挺欣慰,她娘这是能沉住气了。若搁以往,早就心疼起钱来。
“娘,大川,你们觉得这东西咋样?”秦雅把东西端上桌,问道。
“放了那么老些好东西,能不好吃吗?”
秦雅一听,她娘这口气是憋了老半天了吧?可算是逮着机会了。不过她也不怕,这些她可是打算换钱来着。
“你们说,这去村子里能卖出去吗?不是咱们村,是别的村子。”秦雅摆摆手,就东沟村这三十来户人家,那能卖几个钱呢?再说了,乡里乡亲的,就那么点子东西,万一有人占便宜,都不好意思要钱。
“要不咱们试试?”秦大川问道,一入冬,不管是家里还是地里,就都没啥活了。能赚钱的地方也就镇上码头那儿了,可他这身板和别人相比,实在是不够瞧的,一巴掌就能给扒拉旁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