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出了村,他打开看了眼,竟是肉炖萝卜,不由咧开嘴乐了。

67. 第 67 章 准备做香肠

十日后, 秦家的摊子如早先说好的那般,停了。其实,若是再摆些日子, 也是可以的, 这时的气温还远不到滴水成冰的时候, 也不过是秋冬交集的时候;冻手是肯定的, 但也远不到伸不出手的地步。

前一日,听说秦家这是最后一日来摆摊, 周围的摊主纷纷过来打听, 他们也都知道,秦家住在乡下, 家里活计肯定不少。再者, 天渐渐冷了, 早起赶车也着实辛苦。姐弟俩年岁都不大, 再像他们似的,天天在这儿吹冷风,那皮肤准得给吹皴了。算算年纪,俩人也都快到相看的时候了。不拘男女, 谁不愿意找个脸嫩的呢?

所以, 这些人不管心里是如何想的,倒也都能理解。也就那几个熟客, 已吃惯了秦家饭菜, 冷不防要换个地方吃饭,颇有些想念。一个个还嘱咐俩人, 等来年春天再来摆摊,他们定还来这儿吃饭。

不管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是十分中听, 秦雅自然也不会拂了人家的好意,遂一人又多给了一勺子菜。她虽不是啥大善人,但是只要一勺子菜就能买个好,倒也划得来。

这下,几人的话说得更动听了,那好话不要钱一样往外冒。只说上几句话,就能换来一勺菜,这个账他们还是能算得来。

午后,俩人正收摊的时候,王掌柜使人过来告诉他们,让他俩回去前上酒楼商议下香肠的事。

两人都有些着急,手下的动作不由快了起来。一顿叮叮当当响,总算是把家伙事都给装上了车。

到了酒楼,两人跟着伙计直接来到二楼包厢,王掌柜正坐在里头。

“咱们都是老熟人了。我也就不和你们打哈哈,说那些有的没的。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那香肠,十天后能做出多少?”王掌柜一张嘴就来了笔大单子,听这意思是有多少要多少。

秦雅不疾不徐地坐下来,道:“您这时间有点紧。若是一个月,咱们倒可以多做点。十天嘛,估计也就二三百根。不说别的,就是这肠衣,我们就得县上镇上跑一圈才能收得齐。还有这肉,那都得要人一点点切、一点点剁。”

见王掌柜皱眉不说话,秦雅又道:“我这也不是搁这儿和您故意拿腔拿调,您这儿是做酒楼的,那肠子有多难洗、肉有多不好切,您其实心里也能有个数。虽说人多这些问题都不算啥,可人一多,保不齐就有那嘴不严的往外说些啥。我们家那花饽饽的事,您想是也知道。那还只是个饽饽,也能有人眼红,何况这全是肉的香肠?”

秦雅边说边观察,见王掌柜有些意动,又道:“就算是你这儿人手足,可要是今儿冒出一个,明儿再冒出一个,咱们也不能跟救火似的,天天忙叨这些事。毕竟,若不是为了赚钱,谁愿意这么忙活。所以,十天,我们最多只能做出三百根。若您要得多,后面咱们可以再陆续给补上。”

“这样吧,那肠衣的事儿,你们先不用管了。我去让人办,每隔几天给你们送过去一次。省得你们还得花时间四处淘弄。这样,就按你说的,十天后交三百根。至于大小,就按咱们上次说好的来。对了,你上回说还能做几种不同的口味?”

“对。还可以做成辣的,还可以加不同的香料。那肉可以切块做成腊肠,也可以剁碎做香肠。要不这样,这次的三百根我还照以前那样子做,其他口味的我也一起做出来点。下次再做,您再决定要哪种。”

两人把数量和细节一一定好,秦雅就拉着秦大川往家赶。三百根香肠可不是小数目,若还是去肉铺子里买肉,就不划算了。村里那么些养猪的人家,干脆直接在村上买。她得赶紧回去买猪,还得琢磨人手。自家那猪还不够肥,等上些日子再说吧。

到了家,连车都顾不上卸,她就先去了冬生娘家。早先和人说好了,让等她的消息,现如今有了消息,自然得可着她家来。

进了院里,秦雅匆匆忙忙往屋里来,冬生娘正在屋里忙着,开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