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菜,秦雅还做了冷锅串串。把各种食材提前焯熟,然后泡到炒好的汤汁里。吃的时候,提前热一下,保持温热即可。
晒干的野菊花放水里煮上一锅,去火降噪,味儿也清新,不像金银花,放多点就发苦。
“姐,你说咱要是去县上摆摊卖这串串,是不是也能有人买?”吃得肠饱肚圆的秦大川忽然来了一句,他想着这秋收都弄完一大半了,眼下还没到收大豆和水稻的时候,趁这个功夫,去摆个摊。菜园子那么些菜,就用去呗。
“还别说,说不定还真行。”陈氏头一个同意,她早就觉得大川该出去干点啥。本来想着等地里活全都弄完再说。既然他主动提出来,那她就得支持。
天冬眨巴眨巴眼睛,虽没说话,却不住点头。他也觉得大川哥该干点啥,关外不比关内,秋收一结束,就没啥活了。也不能天天在家净待着。再说了,他下了学还能帮着摘摘菜啥的呢。
望着三人这如出一辙的神情,秦雅也有点心动了。春天吧,没啥菜,这串串定不好卖。等夏天菜下来了,那太阳又毒得很,天天往那一站,怕不是得晒秃噜皮。现在这时候,既有菜,还不晒,正合适。
但这摊子也不是那么好摆的,得先去问问摆摊都有啥讲究。还得准备炉子。家里也没有炉子,得先去定炉子。铁炉子那是不敢想了,就得定陶炉。还得削签子,幸亏周围树多,柳树、槐树都能用上。家里的盘子也不知道够不够,不够还得准备几个。
等一切都弄妥了,已经是三天后了。早前上县城的时候,秦雅特意嘱咐秦大川买点大骨头。这回,秦大川直接去了李屠户在县上的摊子。那日回去后,他娘可和他说了,他那肉买贵了,一点都没便宜。
所以,秦大川这次买肉可谓有备而来。若李屠户两口子也那么忽悠人,他就不搁那儿买了,换一家。索性,李屠户两口子还算厚道,也没给兜卖啥。人家想买啥买啥呗,不买肉买骨头啥的也行啊,反正这些也没啥人买。往常都是给那买得多的搭着的。
到了摆摊那日,秦雅本想跟着去,却被陈氏拦住了。因天儿还没冷下来,那料不敢隔夜放,就得起早现熬汤。再说了,万一上县城遇着啥人呢,就在家歇着吧。
既然不让自己去,那就在家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菜市摆摊的大多都固定位置,像秦家这样后来的,只能在街尾。不过既来这儿,就得守人家的规矩,远点就远点,这卖吃食的,统共也没几个,往里头一走也就能看着了。
旁边的摊主见秦家人过来,心里一紧,还以为和自家卖的是一样的。等人家把东西摆上,再把洗净的菜一放,发现是没见过的,心里一松。许是觉得秦家和自己没啥可竞争的,还上前来搭了几句话。
一上午过去了,秦家这串串并没卖出几份。来这儿的大多想吃饱肚子,这串串虽说闻着香吃着也香,可吃几串也吃不饱啊,还是得吃面条、包子啥的。
秦大川在那儿想了一会,他上午也观察过了,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可该咋解决呢?瞅见不远处有卖饼子的,他有了主意。这串串和饼子可以搭配着来呀。一张饼子配几根串串,总能吃饱,再不济还能加个饼子。
说干就干,他直接去和那摊主套近乎,又说了想搭着卖的想法。摊主自是没有不同意的,卖谁不是卖,要是能多卖几个,自己还赚了呢。
就这么的,下午的生意才好转起来。
“哎,你看,那李二狗又来了。你们可得小心点,你们是新来的,得给交保护费。预备下钱没有?”旁边的摊主往入口那一扫,回头就和陈氏说。
陈氏只好看看秦大川,他不是早打听过了吗?也没说有保护费这事啊?
“李二狗?”秦大川想了想,没听衙门的人说还有这么号人物。
“就是那个走路仰脸朝天的,快,过来了过来了。”说完,摊主赶紧回到自家摊子上,再不敢乱看。
“就是你家卖串串?”李二狗粗声恶气地说。见陈氏点头,回首招呼身后几人上前来。
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