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爬出来,就让天冬赶紧去喊陈氏。鸡仔看着太脆弱,她担心自己伺候不好,万一给冻死了就糟了。

待陈氏进屋,见闺女正在那儿手足无措地看着鸡仔,只觉好笑,还当她啥都会呢,以往家里也不是没养过鸡,咋现在忘了个一干二净?

“娘,只出了两只。那两只没出来。”孵蛋成功的喜悦只维持了一会,秦雅就开始觉得沮丧。若这温水孵蛋只有一半的出壳率,那还不如让母鸡孵呢。

“没事。咱就好好养这两只鸡仔。反正家里也没有鸡仔,再去你黄嫂子家抓几只,一起养着。”陈氏安慰闺女道,“先把鸡仔放到草窝里吧,这么放着怕冻着。再给它喂点水。”

这么忙活起来,秦雅也就顾不得沮丧,要是这两只再照顾不好,她这可就是全军覆没了。

俩人正忙着照看小鸡,秦大川拎着封信进来了。

“娘,我爹来信了。”

“等吃完晌午饭再念吧,没看我这正忙着吗?”刚出生的小鸡特别怕冷,还得烧炕,陈氏一时也顾不上看信。再说了,家里那几个都没病没灾的,能有什么事?

饭后,三人围坐桌旁,等着秦大川念信。秦百福先是把家里种地的事交代一遍,又把三个儿子的事絮絮叨叨写了一堆,然后就是问了秦大川一堆问题,还让他问他娘啥时回去。

“全是废话。家里那些事,我也不爱听,还写那么些。”陈氏听完,就说了这么一句。

姐弟俩相视一眼,没人开口。

几日后,就是端午节。关外人称端午节叫五月节,秦家也入乡随俗,准备过五月节。

在关外,五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采艾蒿、编五彩线、叠小葫芦、吃咸鸭蛋。其中的重头戏就是粽子,关外的粽子多是放大枣或豆沙。因赤小豆和江米不易熟,所以要提前把豆子和江米放水里泡上一晚。用的时候,直接把赤小豆放到屉布上铺开蒸熟,江米则沥干水分。

蒸熟的赤小豆用擀面杖捣碎,加入糖。若喜欢颗粒感,现下就可以直接包了。若喜欢细腻一点的口感,则要入锅里再炒制。

新鲜的芦苇叶洗净,用热水细细烫一遍杀菌,就可以开始包了。将叶子两边向中间弯折,围成一个漏斗状,抓起一把江米塞到里面,再放大枣或者豆沙,最后上面再撒上江米。放大枣或豆沙时切不可贪多,容易挤出来。

最后握紧叶子,用多余的叶子把整个粽子包起来,用事先剪好的线将粽子扎紧,就可以放锅里煮了。煮粽子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一般要一小时左右。若是做的粽子较大,时间还要延长。

秦雅是个不折不扣的甜粽派,所以秦家今年的粽子延续了关外的习惯,大枣和豆沙各做了一半,留给自家吃。此外,她还做了一些咸粽:鲜肉粽和蛋黄粽。这些她准备送给苏掌柜当做节礼。

包粽子说起来不难,但是耐不住做得多。等几样粽子都做好,就到了下午。因怕天黑,秦雅就让秦大川带上粽子先去给苏掌柜送去。至于村长家的,等回来再去也无妨。黄嫂子家的,她就领着天冬直接给拎过去了。秦家在这边没啥熟识人,只有个张家,但也没到送节礼那么熟的地步。

待到了第二天,就是五月节了。早起时,秦大川就先去河边割了几把艾蒿。一半直接用红绳和葫芦系好挂到门上,一半洗净泡水里,等一会洗漱时用。

五彩线和葫芦昨晚早已做好,在陈氏和秦雅眼里秦大川也不大,就想给他也系上五彩线。秦大川自觉那玩意是小孩子才带的,就是不同意。后来好说歹说才同意给带脚上,至于手腕,那是坚决不同意。

用艾蒿谁洗过脸,秦家就开始吃早饭了,早饭自然是现成的粽子和咸鸭蛋。在这边,午饭是重点,所以,早饭就都将就着吃了。

从打吃过早饭,家里几人就开始为午饭做准备了。作为家里唯一的壮劳力,秦大川当仁不让地干起了力气活:捣碎绿豆,因他姐要炸绿豆丸子,还要捣得越碎越好,自然只能他上了。

天冬被安排上摘豆芽的活计,秦雅剁馅,陈氏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