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手艺不去开店?这话听着咋那么不可信呢。

作为知情者的刘捕头对此心知肚明,却无心掺和此事,眼下他只想赶紧把那盗窃案给结了。这么个小案子拖了好几天,还得搭人搭精力的。

为此,他和木头两个连着在丢东西那一带查访了几天。总算是摸出点头绪来,有人曾经连着两天在胡同里见过那人,两次都是快黑天,路上没啥人的时候。这个时间段本就惹人生疑,一般人家这时都吃完了饭,少有人挑这个时候来串门。还不止一次,有啥事需要几次三番上别人家呢?

只为了谨慎起见,他拿着张喜来的画像也给人辨认过,却没一人认识。显见张喜来这次并未说谎,人家确实没来县上。

等后头再审的时候,那人再也撑不住了,招认是自己偷的东西。据他说,他也是有一次和张喜来在一起吃饭,张喜来东拉西扯说起村上的事,就提过一嘴刘翠儿的未婚夫要给她买银钗。过后,他又去乡下打听了下,将那户人家的地址给弄清了。

也是赶巧了,他第二次去踩点的时候,正碰上刘翠儿的未婚夫揣着银钗去了胡同。因那时是大白天,委实不好动手。他就挨到晚上,才进屋去搜罗。原本也没想着能摸着银钗,不成想那男人是个呆的,竟直接放抽屉里,正好被他拿去。

这边案子破了,那边的东沟村,秦家的稻种也已经发芽了。

35. 第 35 章 育苗、掏炕

稻种浸泡一般在三到四天, 时间长短全看水温如何,水温高即时间短,反之则应延长时间。吸足水分的稻种, 颜色较干燥时要深一些, 也更透明, 尚未发出的胚芽正挤在胚部, 摸上去软软的,这说明稻种已经泡好可以催芽了。

水稻催芽, 讲究“高温破胸, 适温催芽,低温晾芽”。自稻种开始催芽, 秦雅这心就一直悬着。她很清楚, 只要不是坏稻种, 那就肯定能发芽。但发的芽是好是坏, 她却心里没底。

三天后,看到稻种已长出细长的白芽,秦雅先是长出了一口气,又小心翼翼地将出芽不好的稻种挑出来。这些可都是老秦家的宝贝, 半点磕碰不得。

早在前两日, 秦雅就让秦大川每日都把育苗那块地浇透水,等育苗时就不用再补水。待稻芽长出, 秦家人将挑好的稻种撒到地里种上, 又将早先编好的草棚覆到架子上,当做简易大棚。

别看草棚不透光, 可这已经是秦雅能想到的最像大棚的东西了。说起来,纸或者布料的透光性更好一些,但却都不结实, 所以秦雅还是用了草棚。

秦家人现在直把这稻苗当成了个婴儿看待,想看看稻苗长成啥样,都得战战兢兢地给草棚掀起一道缝,生怕漏进一丝冷风进去,把这苗给冻死了。可不看吧,又怕中间出了岔子,不能及时处理。总之,是左右为难。

“大川,当初你领种子时,不是说了有人来教吗?咋现在都长出苗了,也没见有人来呢?”一日,陈氏忽然想起还有这回事。

被陈氏这么一提,秦大川也想起来了。这事,也怪他,他这隔几日就往县上走一趟,却压根都没想起来去找人问问水稻这事。

可眼下他们家这稻苗都长出来了,还用上县上问吗?

“问呀,当然要问。后头插秧不还得让他们来教教吗?”对于自家集体忘了这事,秦雅自然觉得懊恼。可那县上的人竟怎也忘了呢?当初可是他们说的要来教,秦大川才敢领种子的。眼下却扔下不管,这算什么事?

只是现下秧苗刚冒头,离能插秧还有段时间,此时去找他们也没法再做些啥,只等秧苗再长高,要插秧时再去问问。

这中间,秦家把炕洞淘了一遍。原本秦雅打算夏天时再掏这炕洞,可有一日,秦大川和天冬正在灶屋生火,想着烧点水。结果,火没点着,灶洞门反冒出一股子黑烟,把俩人熏成了包公脸。

俩人被呛得不住咳嗽,只好扔下柴火,跑到了屋外。这一番响动自是惊动了陈氏和秦雅。虽说这俩人看着着实可怜,可那样子却也好笑得紧。娘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