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他手里发家致富。
“那感情好,以后您就可以少操点心了。”秦大川看出来严进礼的激动,虽说他并不太理解,但也不妨碍他安慰几句。
俩人就这么一路唠着嗑回到周门屯村。还没等严进礼进院,一个村民急匆匆赶过来。从他口中得知,县上的官差眼下就在老张家,说是张喜来和县上的失窃案扯上了关系,就是那老刘家的亲家丢银钗那事。
秦大川有心跟着过去瞧瞧,不知道来的是谁,有没有刘捕头。他现在直把刘捕头当成了英雄一样崇拜,全然不知人家把这当成了烦恼。
这次来的正是刘捕头和木头,秦大川一看,忙着上前喊道:“刘大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刘捕头的脸顿时僵了一下,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奈。这咋哪儿都能碰上他呢?他也没听说这人住这儿啊。
34. 第 34 章 初见
“你是秦大川吧?我是木头。头儿和我们说起过你。你家住这儿?”木头是个有眼色的, 没等秦大川走到近前,就迎了上去。
“刘大哥还说起过我?”秦大川过于激动,直接无视了后头那句。
“是啊。聊天时提起过。你家住这儿?”木头边说边往秦大川身边一站, 有意无意地隔开了秦大川和刘捕头。他是个体贴的下属, 当然要急头儿之所急。
“那倒不是。我是来这儿送人的。就是严叔, 也是他们这儿的村长。你说, 这张喜来真和那失窃案有关?”
“这可说不好,人自己肯定不承认。所以我们就想着问问这边的村民, 看有没有别的线索。”木头也愁。本来凭着银钗的图样, 他们已经找出了去当铺那人。可那人现在把所有的事都推到了张喜来身上。这张喜来呢,当天又有证人, 证明他没去县上。
“那你没问问大妮姐?”如果张喜来真和案子有牵扯, 韩大妮肯定不会包庇。
“那不是他媳妇吗?能说实话吗?”木头将信将疑。
刘捕头也正和严进礼说起这事, 又让他找到刘翠儿提起银钗那日在场之人, 可几人都说不清张喜来那天到底有没有路过。一时间,也找不到其他的证据。可也不好直接将张喜来带走。办案毕竟是要讲证据的。
其实,刘捕头对村民的话也并未全信。农村不比城镇,各家各户之间大多都有些亲属关系, 所以这里更讲究村风。若只是小偷小摸, 可能在意的人不多。但若是因着偷银钗被关进大牢,多少也会影响村里其他人。所以, 村人并不一定会讲实话。
也因此, 听秦大川说让问问韩大妮,他也有些好奇, 秦大川怎么就这么肯定韩大妮会说实话呢?但这是在村里,他也不好就这么明晃晃上去问秦大川。若是被旁人想歪了,指不定编排出什么来。
“头儿, 韩大妮说那天张喜来确实没上县上。他那天一直和李三在一块混了。就是刚才作证的那个。”木头问过韩大妮,对刘捕头说。
“那就先这样吧。等回去再看吧。”刘捕头一时也想不出啥办法,只能回去再审审当银钗之人。
“要不我送你俩回去吧?反正我也得回家去。”秦大川往四周扫了一眼,没看见车,估计这俩人是搭车过来的,这还不知道咋回去呢。
木头倒是有心坐车,只是他做不得主,也就没吱声。像他们这样出来查案子的,多是搭车,可没多少车马费。若是赶上有钱的案主,过后还能得笔谢仪。但这只是个小案子,且看着那案主一家也只是普通庄户人家,谢仪是甭指望了。
“那就坐到你们村,下来我再找别的车。”刘捕头也没拒绝,周门屯村紧挨着大海,若村里没人出门,他们只能往别的村走,才有可能搭上车。眼下既有人能捎上他们一段,那就坐呗,总不能和自己的脚过不去,非得走路吧?
一听这话,秦大川赶紧领着二人来到驴车前。待二人坐稳,他甩起鞭子,赶着驴车直奔东沟村。
快进村时,秦大川瞅着天上的日头,这正赶上饭点了,就想着请俩人进去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