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

殊不知在楚谣心中,这崔辰倒算是一个良配,奈何是以前。

现如今她心有所属,怎么看他都不顺眼。正心烦着,忽地想到一件事情,神情慢慢变得古怪起来。

她不知情,寇凛肯定早就知道了。

再一想今夜的计划,利用太子失踪让崔辰去搜定国公府,这不是明摆着坑他吗?

将太子搞丢了,即使最后只是虚惊一场,崔辰依然难逃失职之责,注定得倒霉。至于倒霉程度,则得看寇凛的意思。

而袁首辅为了给崔家一个警告,肯定会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崔家怕是要焦头烂额。

她与崔辰这门亲事,八成是没有下文的。

楚谣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寇凛要铲除“影”,一定有着许多计策,却偏偏挑选了这一个,就是想着顺手将崔辰一并给收拾了。

还让她来当帮凶,亲手搅黄自己的婚事,简直坏透了。

但如今万事俱备,楚谣已无退路,幸好以崔辰的身份并不会有什么大碍,不然她定会良心不安。

……

马车抵达定国公府时,明衡身边的宦官高呼了一声。

楚谣随着太子下了马车,如个侍从一般跟在他身后,太子妃也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被宫婢嬷嬷拥着走上前来,与太子比肩而立。

这还是楚谣第一次见到太子妃,姿颜姝丽,眉眼如画,与透着书生气息的明衡从外表上看倒是极为般配的一对璧人。

宋家人早已接到消息,在府门外齐齐躬身行礼,恭敬请安。

楚谣趁着他们垂首时肆无忌惮的望过去,定国公宋锡与当今太后是兄妹,以他的辈分并未出来迎接太子,故而站在首位的是宋锡长子宋亦澜,也就是那位肺痨世子。

占着世子名头,因缠绵病榻,宋亦澜在朝中并无一官半职。楚谣仔细看他,快五十的人了,恶疾缠身二十来年,除了面色苍白之外,与正常人无异。

膝下有三个孩子,长子宋世韬在外戍边,是他得病前生的。病后又得了两个女儿,分别是太子妃和宋七小姐。

这“影”里的巫医果然好手段,可一想起宋亦澜吃的药是用什么做的引子,楚谣便脊背发寒。

站位上略矮宋亦澜半个身子的,便是宋锡次子宋亦枫,虽不袭爵,却是中军大都督,掌握京城周围几个省的军权,真正的位高权重。

宋亦枫妻妾成群,倒是有五个嫡子。除了刚调回京、此时站在他身后的金吾卫指挥使宋世钧,其余四个也全在外戍边。

据说,这都是宋锡的意思。孙子们一满十六,立刻被他从京城踢去边境,一年只准他们回京探亲一次。

怕他们养出一身富贵病,也怕他们在京中结党。

明衡说出“免礼”之后,楚谣立刻收回目光,微微垂首。

她跟随明衡进入定国公府,此时距离寿宴开始尚有一段距离,宾客们多半是些武将,不守太多繁文缛节,给太子请过安后,三三两两的,或在花园,或在花厅闲聊等待。

宋家女眷都在后宅,太子妃便也去了后宅。

明衡则坐在偏厅里喝酒,由宋世钧作陪。

楚谣在右下坐着,虞清将礼单处理好之后,被宋府的侍女领了过来,垂首站在楚谣身后。

“崔兄不坐下一起喝两杯?”宋世钧看向守着太子寸步不离的崔辰。

“公务在身,不敢轻怠。”崔辰站的像是一棵树,只略略点头。

宋世钧也就不勉强了,举杯看向楚谣:“上次见到楚兄,我记得是在红袖招,你是跟着寇指挥使去的。”又叹口气,“世事难料,这才多久的功夫,寇指挥使如今竟身在刑部大牢。”

楚谣也举了下酒杯,并不喝,附和道:“世事难料。”

闲聊时,宋家家仆匆匆来报:“殿下,二少爷,世子爷方才在门外吹了会儿冷风,这会儿昏过去了。”

“什么?”宋世钧神色一紧,忙起身,“殿下,微臣先去探望一下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