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救命恩人呐。”刘知信津津有味的听完,脸上竟现出几丝挤眉弄眼的怪异,可刚等他阴阳怪气的说出这几个字,旁边李元奎便是一声轻咳。
“咳。”刘知信这才清了下嗓子,恢复正色:“李符的事我会禀报官家的。好了,说下你们的差事。”
从架阁上取出一个卷轴铺在桌上,刘知信召手唤李家叔侄上前:“继薪,你来了洛阳想必也发现了,这里与京城格局殊为不同。宫城之外除了南面的皇城,还有数座夹城与子城环绕。你看这里。”
刘知信伸手一指,“宫城东西两面各有一座夹城,东夹城的东面还有一座子城,又名东城。而在正北方向,更是自南至北足足堆积了玄武、曜仪、圆璧三座夹城。”
李继薪想到此前路上所见,不禁问道:“这般层层嵌套是为何?”
“这是由宫城的位置决定的。”刘知信语气变缓,“在京城因为有内城、外城护持,宫城自然无需再设防护。可洛阳这里因为地形之故,宫城独居西北,所以要增筑外围藩屏。”
看着眼前图示,再想到之前李符关于隋朝选址建城的介绍,李继薪点了点头。
“再说洛阳城的总体格局,刨去宫城这一片,穿城而过的洛水将剩余地方分做了两块,即洛南里坊区和洛北里坊区。”刘知信指着图上紧邻宫城东边的那片区域:
“虽然洛北里坊区规模小一些,但却处在东面开阔之处,除了宫城之外,向来是驻军之所。这次从京城带来的扈从力量共有我们、诸班直,以及侍卫司虎捷军三家。其中我们负责宫城和北面的玄武城,其他包括皇城在内的夹城、子城都由诸班直负责,而虎捷军则分两处屯驻在洛北里坊区,以为外围戍防。你们叔侄的差事,就是巡查各处之警戒扈从。”
刘知信抬起头,一脸正色看向李继薪:“你们也知道,近来因为迁都传闻,禁军有些动荡。官家此次西巡未带太多人马,除漕运不畅要减轻些粮草供应外,也未尝没有这方面考虑。虽说诸班直、虎捷军都是禁军精锐、深受圣恩,但迁都一事尚未有定数,仍不可掉以轻心。继薪你要好好跟着你叔叔,多注意探察收集禁军动向,若有异常随时禀报。”
听刘知信这么一说,李继薪也明白了此次差事重要性,严肃回道:“请大人放心,我一定谨守职责。”
“我已在衙署为你们找了住处,这次旁的事都不要管,就专注于此。 ”刘知信唤来方恒领叔侄二人前往住处。
随后几日里,李继薪每天就按部就班的跟着李元奎巡查各处禁军值守。依着刘知信交待,他检查的甚为仔细,却并未发现异常。说来也怪,此前在京城时诸班直还时有违纪之事发生,可这次到了洛阳之后却都规规矩矩,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王二毛一事所致。
想起这件事,李继薪着实有些感慨。
最初一两天巡查,他并未留意诸班直的驻防情况。可那日到了东城才偶然得知竟是指挥使班戍守在那里,不由大感惊讶。按说身为天子头号亲军,指挥使班从不离圣驾左右,可这次却被安排在东城这个少有人烟、偏僻冷落之所,实在有些反常。
再加上李继薪听说此次西巡,尽管殿帅杨义也随驾前来,但诸班直日常事务却已转由铁骑军指挥使李怀忠负责,不禁进一步联想起之前亲兵那件事来。思忖着虽然官家未再进行处罚,但杨义、王二毛,甚至连同指挥使班,想来多少还是受到了影响。
可身为一个小小察子,面对这么一件事涉天心的敏感之事,莫说是无力改变,便是当着叔叔的面也不知如何谈起。而叔叔好像也对此心有所通,几次两人不经意间碰触到这个话题时,都会默契的选择绕过。
而这也让李继薪愈发想念起王二毛来,希冀着有机会见面了问候上两句。
这日,叔侄二人早早起床后,穿好蓑衣斗笠依例开始巡查,转了几处地方便进了东城。虽已不是首度来此,但望着眼前寂寥之象,李继薪还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里空间虽大,却只有区区数座低矮殿宇紧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