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在一起说话。

说着说着,倒是说到了韩氏身上。

她与蒋明菀的二哥育有两儿两女,两个大的如今都有了婚配,甚至长子媳妇去年已经诞下了一个麟儿,至于长女也已经有了孩子,而小儿子的婚事如今也大概定下了,只剩那个小女儿,却如今还没有说下人家。

韩氏提起来这个就发愁。

蒋明昱不是官身,又没有功名,依仗的,也不过是父亲的余威,可是蒋珩如今还能靠得住,但是他年纪毕竟大了,迟早有靠不住的一天,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蒋家这是在走下坡路呢,哪怕蒋宁之十分不凡,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而且也与蒋家的二房无关,韩氏的两个儿子都十分平庸。

因此这个小女儿的婚事也就越发艰难了起来,高不成低不就,让韩氏十分费心。

这话往常韩氏倒是不好说,但是如今到了自家小姑面前,就难免诉一诉苦水,心里也是打量着小姑能帮她留意一下人家。

蒋明菀自然明白韩氏的意思,可惜她初来京城,一时半会的,还真想不到什么合适的人家。

孟夫人倒是京城里的老人了,只是她如今子女都已经婚配,也很少关注这个。

最后还是蓁姐儿灵机一动,道:“说起来,我二叔家里的一个堂弟,正好与表妹年纪相仿,而且这孩子也很上进,前段时间刚被选了侍卫,在皇上跟前当差,还曾得过皇上的夸赞呢。”

韩氏一听这个,眼睛就立刻亮了。

勋贵家的孩子,若是能通过点选,入了宫当了侍卫,那已经是了不得的前途了,帝王心腹,日后的前程更是肉眼可见的光明,更不必提文昌伯府现在的情势也很是不错,嫁进这样的勋贵人家,哪怕没有大出息,那锦衣玉食总是能保证的。

想着这些,韩氏心中便有些蠢蠢欲动,不过嘴上还是矜持道:“若是如此,那果真不错,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要回去与老太太商议商议。”

蓁姐儿笑着点头:“自当如此,说句老实话,我那二婶,为了堂弟的婚事也是十分发愁呢,堂弟如今虽然任了武职,可是自小也是跟着世子读书识字,因此二婶也想给堂弟找个读书人家的闺秀,如此小两口在一处,才有话说,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