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傅至景抓着他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腹部上,逗他,“听见没,还在打架呢。”

孟渔掌下是结实平坦的触感,没觉得有什么声响,竟想凑近了用耳朵去听。

傅至景微怔,阻止他这个堪称诡异的姿势,轻咳道:“和你说笑,怎还当真了?”顿了顿,“明日这药就不喝了吧。”

孟渔想到傅至景见到偏方时的神情,忍不住笑了下,“嗯,不喝了。”

深夜静谧,他这声笑落在傅至景耳里尤为清晰,叫傅至景久久回味倘若能再博孟渔真心一笑,那药似乎也没那么倒胃口了。

也不知是药汁起了效用,还是魂牵梦萦之人回到身旁令人安心,傅至景竟真一觉到天明。

翌日神清气爽,行走如飞,连道上挡路的石子都显得和蔼可亲。

福广看着心旷神怡的帝王,马屁拍到心坎里去,“陛下与皇后小别胜新婚,真是羡煞奴才了。”

傅至景瞄一眼大内监的腰间,很有些“朝令夕改”的风范,含笑道:“把橡果戴上吧,再去库房领些碎银,太和殿上下办事得力,阖宫有赏。”

福广一把将袖子里的橡果挂坠掏出来,笑得脸上的肉挤到一块儿去,“奴才遵命。”

太和殿当差的宫人领了赏,一个个满面红光,简直要把孟渔当菩萨供起来天知道皇后不在的这段时日,陛下常日不苟言笑,整个太和殿一派索莫乏气,当差的连口气都喘不匀,眼下云消雾散,自然喜气洋洋。

孟渔得知宫人领赏也为他们高兴,在宫中当差并不容易,说是脑袋系在裤带上也不为过,幸运的能混个领事当当,不走运的几十年都在干粗活。

宫女还能有出宫的盼头,内监却一辈子都得葬送在这里。

孟渔是个俗人,并不能参透什么高深的禅意,但他时常想,人的一生大抵从出世那时就是既定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人生匆匆几十载,能在有限的命数里多出去看看也算是聊以慰藉。

回宫第二天的孟渔就拿着令牌出了宫门,如今没人敢拦他,马车一路顺畅地直奔和丰楼。

开了将近十年的老字号依旧门庭若市,他轻车熟路地上了三楼,一把推开了包厢的门。

屋内的两人听见声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刘翊阳正在教嘉彦如何用弓弩,见着姗姗来迟的孟渔,笑道:“你晚了两刻钟。”

嘉彦一时改不了口,清脆地唤了声“爹爹”。

孟渔说自己在路上耽搁了,走进去道:“你们师徒二人在说什么?”

去年的这个时候蒋嘉彦想学武,由孟渔牵线拜刘翊阳为师,今日见面是前日就说好的,一为一同品尝和丰楼新出的美酒佳肴,二为庆贺嘉彦拜师满整年。

嘉彦跳起来高声说:“我要和师父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大将军!”

孟渔刚想夸赞嘉彦有志气,嘉彦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面色微变。

“等成了大将军,我要把父亲风风光光地接回京,到时候父亲就再也不会说我淘气了。”

刘翊阳拍拍嘉彦的肩,“大话别说得太早,去,到外头问问什么时候可以上菜,我有话要和你干爹说。”

蒋嘉彦正儿八经地作揖,“是,师父。”

门开门关,刘翊阳和孟渔走至窗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有一叶扁舟正在春色盎然的湖心荡漾。

“表哥,嘉彦要多劳你费心。”半晌,孟渔开腔,语气有些沉重,“他还不知道二王爷的事,让他快快活活地长大吧。”

刘翊阳附和道:“你放心,我知道如何做。”他笑笑,“你送我的弓弩用着很是顺手,多谢。”

两人简短地说了几句,嘉彦去而复返,哐当推开门,“菜来了。”

音色清脆,真真是无忧无虑。

孟渔刘翊阳对视一眼,转身望着嘉彦的笑脸,心中祈祷日子再过得慢一些,嘉彦不要太快长大,成人的天地有太多疾风骤雨,他知道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