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不愿,他娘便寻死觅活的威胁,他娘可是收了那寡妇上好的二亩地。

最后二东还是娶了那个寡妇,欠的债他要还,家里生活不顺,寡妇泼辣不肯容人,二东的日子看似好,实则糟心不已。

这也是后来云湘听人说的,不过对她来说,就跟笑话一样。

参加完春花的亲事,她就跟着柱子回去了,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赶在深夜前,两人总算是回村了。

“这县里的东西真好,大嫂你看看这头花做的多好啊,日后大妞带着肯定好看”。

大妞坐在摇篮里,咿呀咿呀的,一直想伸手去拿。

“大嫂,日后家里要是有吃不完的菜,都送到我家,如今春花嫁了好人家了,我也放心了,她管着书院里的采买之事,我也答应她了,帮忙给她准备肉食蔬菜,家里的肯定是不够的,日后家里还多了进项”。

“没问题,咋家那后院,种了不少菜呢”。

大嫂自是没意见,两个孩子还在那里读书呢。

春花成亲后,云湘在家看孩子,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夏去冬来,春去秋来,时光飞逝,小石头已经三岁多快四岁了。

小小年纪,十分淘气,但上面一堆长辈宠着,他每天东跑西跑的,柱子和云湘一生气,他不是去大娘家,就是去两个舅舅家,总有人护着他。

二舅舅家里的哥哥姐姐是他最喜欢的,姐姐厉害,欺负他,转头他又欺负元宝哥哥,云湘没少教训他,可这孩子转头就忘。

柱子这几年也很忙,他每个月都要去两次县里给书院送肉食蔬菜,他们家里的不够,他便去村里采买,除此之外,他还要打铁,家里多了一份进项,云湘自是很开心,有时候忙不过来,云大和云二也会去帮忙送。

如今的云家村,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菜,大家对柱子和云湘也是很感激的,柱子去县里送蔬菜,换回来的银子,也改善了村里一些人的生活。

孔夫子的书院,如今学子众多,已经一百多人,算上几位先生,日常都很忙碌,云家也是喜事连连,去年金宝过了童试,今年元宝也过了,云大云二高兴的在村里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