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是夫子的小女儿,今年不过十二岁,但她知书达礼,长相也不差。
安安这个年纪,要说成婚那是有点小,但若是定亲,那就很合适,先生就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到了他妻子的娘家,不过他妻子娘家是商户人家,私心里来说,他不太看得上。
小女儿的婚事,他是有自己的打算,把她嫁给一个学问好,人品好的读书人,才是最合适的。
眼下看来安安就很合适,出身很一般,但学问好,人品也好,不骄不躁。
日后若是当官了,想来也不会抛弃糟糠之妻。
安安眼下却没想这么多,他只想好好读书,有了功名,家里人的日子就好了起来。
“这道西芹百合,是绣花的拿手菜肴,你尝尝”。
饭毕,安安找了个理由,连忙回了号舍。
先生也没在意,看着一旁的小女儿嘴角微微上扬。
“绣花啊,你迟早是要嫁人的,我们家在镇里也算是体面人家,你可不能跟你姐姐似的嫁给商户人家,一定要嫁给读书人,这位秦学子就很合适,他人品就很过关,比你那个只知道纳妾的姐夫,不知道好了多少,嫁给他,一开始日子可能不好过,但日后他发达了,你的好日子就来了,在说了爹娘也不会委屈你的”。
“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女听从父母母亲的”。
“好”。
先生说到这里,十分满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夜间,安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知道自己迟早都会娶妻生子,绣花是个不错的姑娘,知书达礼,但她不是很喜欢他,他也能看出来。
说实话,他出身农家,家里还有母亲妹妹,安安没那个把握一下子就能高中,从此带着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这期间也要不少时间,他不想娶那些什么都不会干的大小姐,家里活计不少的。
到时候要是在家里跟秦嫂子有什么冲突,家宅不宁,他如何能够安心读书啊。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春种过后,村里人就没那么忙了,柱子也开始打铁了,如今有了孩子,一想到他将来要读书,要娶妻生子,他就更加卖力的干活。
柱子在打铁,云湘就带着孩子在屋里,大嫂闲下来,二嫂也就不怎么来了,不过有时候她会带着孩子回去。
“二婶,这是鸡蛋,我娘让我给你送来的”。
花花一进门直接朝着云湘屋里去。
“家里有不少呢”,云湘说完后看着那一篮子鸡蛋,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开春后,她抱养了不少小鸡,一大半都活了,这些鸡蛋,秦嫂子不知道攒了多久,全拿来给她了。
“你把这些带回去自己吃”。
“我娘留了一些,这些都是给你的,二婶你就收着吧,今年年头不错,家里鸡几乎天天下蛋”。
花花说完转身就出去了,临走之际,她又去跟柱子说了两句话。
“二叔,这是银子,你拿着”。
小姑娘从怀里拿出了一个蓝色的小布包,直接给柱子放在了台面上。
从小秦嫂子就教育他们要知恩图报,柱子对他们两兄妹没得说,花花这段时间没少攒钱,给秦嫂子,她不要,她就拿了一半来,准备给柱子。
她想二叔如今有了孩子,小石头日后还要读书呢,娶妻生子,都是要银钱的。
“你自己留着,二叔有银钱呢”。
柱子见状放下手中的工具,看着花花,要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但他不会要孩子的钱,他是心甘情愿为他们付出的。
“我自己有存的,二叔,你对我们兄妹来说,胜似父亲,如今我长大了,也该报答你了,你就收着,也是应该的,日后我和哥哥也会给你和二嫂养老的,我们和小石头一起孝顺你们”。
云湘刚从屋内出来,听到的就是这么一番话。
要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就这孩子今天这一番话,之前多少付出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