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的光替在场内,摄影指导齐大南正跟灯光组紧锣密鼓地重新布光。第一场就是之前被打断的长镜头,从那时候一个震惊娱乐圈的“心盲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令人恍如隔世。
商陆在监视器后看着摄影机和灯光的效果,一进入工作状态,便是惯常的蹙眉沉吟的状态,锐利的双眼专注有神,让人不自觉地信服。
“之前在丽江,觉得就是个小孩儿。”程橙笑了笑,“只觉得他一个小小的摄影助理,怎么姿态这么自信,都不紧张,原来早就是成名在外。”
那边副导演在倒计时提醒,灯光道具准备就绪,让各组群演各就各位。
柯屿早就把分镜默背于心,知道这是段很复杂的镜头。录制从叶森在街道上跑动就开始了,到赌场门口,镜头自他肩后越肩而出,紧接着是一段横摇,将大厅内金碧辉煌的景象快速掠过,这是模拟的叶森的主观镜头,但没有用平稳的三脚架,依然要靠斯坦尼康运动横扫,有晕眩感。
横摇过后,就是漫长的跟随式复合运动长镜头,推、拉、摇、移、升、降,都要靠摄影师机敏流畅地完成,稍有一点卡顿,这条就废了。
齐大南吸取了之前的失败经验,决定亲自上阵掌镜。设备穿戴上,他一身壮肉都喘得够呛,尝试操作了一番,瞥到商陆手抵着唇沉吟。这是他不满意的表现。齐大南心里一咯噔。
他虽然性格温和,捏搓捶打像颗百折不挠的铜豌豆,但心里对商陆的镜头设计还是颇有微词。
不是每个导演都对摄影的技术层面有要求有干涉的,多的是当甩手掌柜,摄指怎么说就怎么做。也有的导演自己有主意,但主要还是摄指规划商陆这儿不是,他们都只是商陆的工具人。他的审美风格太强烈,而且美学跟叙事是高度统一的,齐大南他们对文本达不到这么高的理解度。
拿这段戏来说,齐大南不明白他为什么坚持要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