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1 / 2)

孔舒也微笑道,“诸位同僚若是对在下有意见,尽可直言,毕竟是要共事好几年的,有些误会不解释清楚,耽误工作就不好了。”

“……”

“主公,孔姑娘是女子……”

秦隽淡淡瞥了那人一眼,“主公我并不瞎,不必反复强调,若是说不出什么实在的理由,这事就这么定了。”

“不可啊主公……”

见秦隽面有不耐之色,众人心中一咯噔,本来要出口的大量牢骚抱怨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主公一直对外表现的形象都是宽仁贤明、礼贤下士,但是他们这些跟了主公有一阵子的人就知道传言不可尽信。

主公脾气确实很好,也确实礼贤下士,可若是以为他宽仁好说话就得意忘形,把自己当盘菜,那一定会死得很惨。

而在政务上,一般来说主公提出了的东西,他就是一定要办的。

当然这些决策他也会询问下面人的意见,如果当真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反驳,那么用词再大胆再不讲究,主公都不会在意,哪怕当时言辞交锋会有点生气,他后面气消了,还是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自家主公这种就事论事且听劝的性格素来是幕僚们最为骄傲的一点,这会让他们充满了劝谏成功的满足和主臣相得的幸福感。

但是,与之相对的,如果拿不出有理有据的理由,而只是一味地说不行,主公就会强硬地无视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任凭幕僚们将嘴皮子磨破,他也要坚决要贯彻他的决策。

如果在他怒气值攒满的时候,还继续没眼色地闹,那真的,会立马被拖下去,矿场、农场、牧场三选一。

哪怕现在以人力、财力不足为理由,他不得不把事情搁置了,以后他闲下来了,也一定会重新拾起来。

这让幕僚们很是头痛,又无可奈何,但是这么一点小矛盾他们是绝不愿意离开秦隽的,所以只能无奈地接受,然后去按照秦隽的要求办事。

窦昌尚且有一群人愿意为之赴死,何况秦隽,可以说他们从见到秦隽、应秦隽的招揽留下来的那时候起,就已经认定了这个主公。

话又说回来,这种秦隽要办但是大伙都不同意的事情倒是很少发生,毕竟秦隽主动提出基本都是些于民有利的想法,纵使其中的方式或者什么地方有些问题,这都无伤大雅。

这次秦隽提出要书院面向女子招生,他们的反对对于秦隽来说就属于是无理取闹的那一类。

因为他们除了会说自古以来女子不能为官,也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旁的理由。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让女子入学、为官是一件很炸裂的事情,但是对他们主公来说,用人的要求只有两个:有用、品德过关。

其他的,你跟他扯男女扯礼法,他完全不在乎的!

毕竟底下人不同意,根本上是想避免女子入仕分薄自己的权力,可是这位祖宗是个万人之上的,谁也分不了他的权力,于他而言打工人的是男是女自然也不太重要。

眼下他们“无理取闹”的行为显然已经让秦隽不高兴了,众人不敢再继续唠叨,他们在书院干得好好的,可不愿意去挖矿种地牧羊,可是又不太愿意就这么接受现实。

孔舒见状,便主动看向对面的未来同僚们,当然,主要是看向第一个站出来的那个出头鸟。

“敢问这位兄台,你家中姊妹可曾读书?”

这人也是世族出身,闻言想都不想:“那是自然!”

寒门之家的女子或许没有机会接触到书,也没有机会学习,但是世族有钱有底蕴,他们在培养家中女郎时与公子们是一视同仁的,读书是好事,女儿也是亲生的骨肉,没道理不让女儿读书。

孔舒问,“那兄台家中姊妹学问如何?”

“家姊才学出众,出口成章,族中长辈每每见之赞不绝口!”

这人一脸骄傲地说完,随即沉默了。

孔舒:“兄台在书院之中任教,看到有些学生才能远不如令姊,可他们却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