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隽微微一笑,“与其等朝廷诏书,不如大人先行一步,今日大人借兵三千解我燃眉之急,待关中收复之日,冀州窦大人率先勤王、忧国忧民之美名必然传扬天下,这是我送大人的第三份礼,既是寿礼,亦是谢礼。”

窦昌此时终于想明白其中关窍,顿时庆幸不已,他用力拍了拍秦隽的肩膀。

“贤弟,真是多亏了你提醒,才不让姓薛的和阉宦趁虚而入啊,我能遇你这一知己,当真是幸运至极!这样,你明日一早就立即持我手令,点兵三千、不,点兵五千去关中!”

说完,他扫视了一圈,“本官心意已决,先生们可有话说?”

他问是这样问,可意思很明显,他不希望再出什么幺蛾子。

朱先生深吸一口气,看向秦隽,“秦小友,此事是老夫思虑不周,小友足智多谋、心思缜密,主公没有看错人啊。”

朱先生都这么说了,剩下几个谋士也纷纷表示没有意见,秦隽借兵一事,就此尘埃落定。

夜里台上风大,李先生被风吹得悠悠转醒,刚刚睁眼,就听见大家都在赞扬秦隽,一时间气没上来,又晕了过去。

13 ? 第13章

◎兵一到手马上就走,一天我都不多留◎

当晚窦昌便在州牧府里给秦隽和他的护卫们安排了客房,秦隽也不推辞,毕竟明天早上要去调兵,住这里更方便些。

回到分给他们的小院子,确定只有自己人之后,秦帆有些疑惑,“公子,我们为何要大老远跑过来为窦昌送礼啊?”?*?

他刚刚就很想不通了,公子以前和窦昌分明没有交情,为何又是给送礼,又是给窦昌出谋划策的。

一开始,公子因担忧关中形势才来冀州,千方百计想找窦昌借兵。

可要是按公子所说的,窦昌如果不想被朝廷挟制,就必须出兵,而且朝廷也不会放着都城不管,到时候各州相继派兵入关中,再有赵将军在凉州配合,胡人根本用不着公子操心呀。

旁人以为公子要救兄长,所以才这般谋划,可他们是知道的,公子根本没有什么兄长要救。

那么公子来冀州一趟,不是多此一举吗?

不只是秦帆疑惑,其他几个人,包括陆舟和脑子最灵活的秦一,也都不能理解。

秦隽喝了口茶,“连你们也相信了?可我说这些,都是忽悠他们的。”

众人大跌眼镜,“啊?”

“我想力排众议让那些谋士们无话可说,因此才说朝廷会下诏让各州勤王,”秦隽苦笑,“可是,要我分析,朝廷根本不会下诏勤王,更可能是,断尾求生!”

秦一脑子转的最快,他咽了咽口水,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朝廷要是有胆气收复关中,就不会不战而逃了……”

要知道,那时候胡人距离长安可还有好几百里呢,长安重重关隘拦着,朝廷愣是早早跑了。

旁人闻风丧胆,他们却是风还没吹过来就先吓跑了,庄子上的老鼠都比他们胆子大!

秦隽也很无奈,“而各州出兵……我们离其他州郡千里之遥,对各州主事者了解也不多,很难判断他们会怎么做,若他们一直不出兵呢,甚至我们连赵玄如今的情况也不知道。”

陆舟皱眉,“若是那样……”

秦隽轻叹,“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若诸事不顺,我们借来的这五千人,就是关中千万生民的最后生机。”

众人都沉默了,秦隽看他们一个个苦大仇深的模样,反而笑了。

“行了,我说的这是万一、万一!”

他眉目含笑,语气有些懒洋洋的,声音轻的像庭外微风,“咱们也就来回忙活几天,要是能救下关中千万人性命,这多划算一件事呀!”

“行了,都回去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都记得早点起床啊!”

一直把人都打发走,秦隽才松了口气,一手揉了揉眉心,栽倒在了床上。

……

第二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