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3 / 4)

听信谗言,不敢委任于张爱卿,现在正是国家缺人之际,爱卿怎么能待在家里如此逍遥呢?”

光晟几乎恨不得这个皇帝能彻底忘记他的存在,一听到朱泚的话就头大如斗,他诚惶诚恐道:“臣已年老,做不了什么事了,恐怕陛下会失望,臣实在不敢担当重任了,陛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朱泚连连摇头道:“姜子牙八十岁还出山辅佐文王打天下呢。远的朕就不说了,只说近的:李靖六十五岁扫平吐谷浑;徐茂公七十五岁征服高丽;苏定方六十九岁灭掉百济;薛仁贵六十九岁征讨突厥;相比这些前辈,爱卿可算是风华正茂,怎么就说老呢?”(注:朱泚提到的苏定方在《说唐全传》中被塑造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此人实际上是大唐王朝的栋梁之臣,智勇双全、忠贞坚毅,为大唐江山的安定不知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真不知道唐朝的苏定方是怎么得罪了几百年后的《说唐全传》的作者,此翁竟然忍心给一位大英雄抹黑,愣是把他变成了大奸贼,《说唐全传》的作者已湮没无闻,苏定芳却以奸诈的形象存活至今)。

光晟低头道:“臣才疏学浅,怎敢跟这些名将相提并论?”

朱泚一字一顿道:“爱卿何必如此谦虚,依朕看来,爱卿就是我朝的李靖。现在天下不宁,敌军四聚,还望爱卿不辞辛劳为朕分忧啊。”

因为光晟一再推辞,朱泚嘴里虽然说得好听,脸色已不知不觉有点阴沉了,光晟知道他若是再推辞的话,朱泚就要发火了。他万般无奈磕头道:“老臣无能,就这把老骨头任凭皇上差谴。”

朱泚大喜,说了许多勉励的话后,又邀请光晟一家人去大明宫跟他共进御宴,光晟再三推辞,终于盛情难却,一家人惊惶不安地跟着皇帝进了宫,朱泚又邀请了不少文武重臣和他们的家人作陪,席间觥筹交错,宫娥彩女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喝得醉熏熏的源休和姚令言拚命争功,争相夸耀自己的功劳。

姚令言说:“是我拥立皇上登基的!我的功劳最大,好比前朝“汉初三杰”中名列第一的萧何萧丞相。”

源休大声反驳他说:“运筹帷幄成就皇上大业,我倒不知道还有哪个人的谋略能盖过我,我才是今天的萧何。你嘛,就当曹参好了。”两个醉鬼互不服输,更多人在一边哄笑。

朱泚其实并不信任光晟,只是时局艰难,风云变幻莫测,让他不得不重用他。兵家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泚却是疑人也用,他放手让光晟独挡一面,拨给光晟五千精兵,几乎占了他所有留守长安的兵马的四分之一,光晟临危受命,他省时度势,指挥军队驻在九曲保卫长安,跟大唐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神策军都知兵马使李晟的军队正面相对。

朱泚眼见光晟迎难而上,一时龙心大悦,再想想自己当初竟用这样一位宿将妆点门面,却派姚令言那样志大才疏只会夸夸其谈的家伙为统帅,结果功败垂成,到嘴的肥肉让李怀光给夺了,蒸熟的鸭子让他给捣鼓飞了,大唐皇帝李适逃出生天,现在就轮到他进退两难了。朱泚暗暗悔恨不已,可惜用君太迟啊!

第五十章 时势造英雄 [本章字数:2547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5 12:32:18.0]

满打满算光晟才回家团聚了两天,又被拉上了前线。虽然战场就在长安城外,张夫人和庭芳甚至比往日更忧虑。那天朱泚登门逼光晟给他卖命,听朱泚的口气,母女俩猜测目前局势似乎对朱泚非常不利,她们可以不关心政治,但不能不关心家人的命运。

这是一个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新年,为了强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庭芳破天荒地跟着母亲学起了刺绣。当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到针线上后,她就能暂时不去想那恐怖的明天了。庭芳刚开始绣得很难看,根本就不能算花,勉强可以称之为“鬼画符”,一个月后,她渐渐也绣得有模有样起来了。刚开始学刺绣的时候,庭芳倒还全神贯注,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分心,手上还在飞针走线,心思却已转到了长安城外的战场上,总是东想西想的,有好几次那针都刺到了手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