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3 / 4)

,中央力量就弱,所以皇上就要削弱这些完全用不着的藩镇的力量,尤其是河朔四镇,田悦的魏博就是皇上努力想削掉的一个。”

庭芳从不过问政治,但这并不代表她无知,她只是不关心罢了,如今听得父亲这样说,她精神起来,“爹,那就是说,皇上现在要打击田家这些横行霸道的人是不是?”她兴奋地拍拍掌,“那我以后再也不用怕这些人了。”

光晟笑着捏捏她的脸颊,“就算皇上不削藩,只要你爹活着,一样不用怕他们,我决不会再让你受任何恶霸的欺负。”

第二十章 自从干戈动 [本章字数:2828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3 12:27:30.0]

张光晟还在振武时,他就听到皇帝拒不接受率领军士叛乱的泾原节度留后刘文喜的谈和条件,他刚刚到达长安,就听到刘文喜被传首京师的消息,在官场上那么多年,他立即意识到:皇帝这是要削藩了。

刘文喜率领泾原军叛乱,其实是想利用军队发威,逼迫皇帝加封他为节度使。皇帝派李怀光、朱泚出兵镇压,刘文喜没料到皇帝态度居然如此强硬,情急之下,他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吐番和回纥去做人质,请求吐番、回纥派军支援他。

回纥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拒绝参战,吐番倒是派了军队出来,但也只是观望,大概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吐番派出军队后,泾原军开始出现骚动,泾州地形不利于他们,如果他们战败,很明显的,刘文喜会带领他们投靠吐番,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跟着一群蛮子去过不开化的生活。眼见军心不稳,刘文喜势穷,只好派行军司马刘海宾去跟皇帝谈判。

刘海宾见到皇帝后,立即向皇帝请罪,他说他并不想叛变,泾原军也不想叛变,大家都上了刘文喜的当,皇帝肯定了刘海宾的忠心,在朝堂上当众大大赞扬他一番,并让刘海宾回去告诉泾原军士,只要他们迷途知返,朝廷就可以原谅他们。

刘海宾给皇帝献计说:“皇上只要让李怀光、朱泚退兵,并且加封刘文喜为泾原节度使,刘文喜一定会放松警惕,到那时,臣就可以寻找机会抓住刘文喜,把他押送京师,让朝廷治他的罪。”

皇帝沉思了一会儿,拒绝了刘海宾的计划,他说:“爱卿先回去吧,你的忠心朕能理解,你的计谋也很实用,但是朝廷的旌节绝不可以随意授人。”(军镇最高长官节度使拥有一整套朝廷颁发的管理地方军政、行政、财政、治安等等事务的权力仪仗,称之为“持节”、“拥旄”,这些象征权力的东西也就是皇帝所说的“旌节”)。

刘海宾回泾州后,李怀光、朱泚攻城更急,朝廷一面攻打泾州,一面又像往年一样给泾州城内的军士们颁发春装,那就是表示朝廷还承认泾原军是国家的正规军队,并不将他们当叛军看待。城内军心更加不稳了。刘文喜开始跟吐番人谈判,以争取自己投靠吐番后的利益。军士们眼见刘文喜要把他们带到绝路上去,他们更加忷惧不安。刘海宾见人心摇动,他立即煽动军士们攻入使院,将刘文喜抓了起来,砍下他的脑袋送给泾州城下的唐将朱泚。泾原军的叛乱就这样结束了。

刘文喜死后,朝廷也对泾原军让了一步,不再任命李怀光为泾原节度使,改派朱泚为泾原节度使并率领泾原军士移屯原州。

刘文喜的脑袋送到长安时,刚好另一个最强大最目无朝廷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派来的奏事官正要回镇,皇帝就让这位奏事官观看了刘文喜的脑袋才让他回去见李正见。李正己已经年老体衰,青壮年时候的锐气渐渐散尽,他本就忌惮新皇帝的英明神武,再听到刘文喜的死讯,心中更加害怕起来,甚至为淄青的将来而日夜寝食难安(淄青节度使的统治范围主要在今天的山东)。

几乎在征讨刘文喜的同时,朝廷命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入朝。梁崇义本是来瑱的部下。前面提到过,来瑱在平定安史叛乱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他在动荡混乱中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在平叛战争接近尾声时,来瑱放弃军权入朝担任兵部尚书,不多久就被宦官程元振害死,来瑱死后,他的部下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