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了一步,建议可汗走另一条富裕点的路线,可汗还是不愿意,药子昂无奈,只好说:“走陕州太阳津路,取太原仓的粟米作军粮,东向出兵,与泽潞、河南、怀郑各道节度使同行,也可算是上策。”可汗高兴地答应了。
经过仆固怀恩的努力,回纥又做了大唐的同盟军,对于登里可汗这样危险的同盟,身为河东节度使的辛云京丝毫不敢放松,并不因为登里可汗的转变而改变态度,依然紧闭城门,不但不开城出来犒劳回纥人,反而像对待敌人一样,河东军弓上弦、刀出鞘,全副武装守候着。登里可汗见状大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回纥人也是喜欢拣软杮子捏,因为没有把握攻袭太原城,登里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抢劫太原府库的念头。
药子昂回报朝廷,皇帝听说争取到了回纥人的联盟,心中大喜,就加封仆固怀恩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下兵马副元帅”,与天下兵马大元帅李适一起出兵讨伐逆贼史朝义(在唐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宰相才有的封号)。
雍王李适率领大唐军队在黄河北岸安营扎寨后,他就带着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等人,前往回纥军中,与他的同盟军登里可汗会面商议战事。
登里可汗帐中亲卫衣甲鲜明威风凛凛,他看到唐军的大元帅李适竟然是那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就低声问左右“这个李适是什么身份呀”,左右告诉他李适是雍王,是当今大唐天子的长子。可汗点点头,没做声。
李适被迎进帐中,目不斜视,对那些刀剑出鞘的回纥亲卫视若无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问候登里可汗。
登里可汗想给李适一个下马威,就阴沉着脸说:“我是你姑父,大唐是礼仪之邦,长幼有序,你见了我为什么不下跪磕头?”登里可汗的妻子虽然是仆固怀恩的女儿,但她是被肃宗皇帝认做女儿,加封为大唐公主出嫁回纥的,李适是肃宗皇帝的孙子,所以登里可汗硬要厚着脸皮充当李适的姑父也不能算错,不过,他忘了他的父亲英武可汗是名副其实的肃宗皇帝的女婿,按照他的说法,他们父子俩就变成连襟了。
安史兵变之初,肃宗皇帝向登里可汗的父亲英武可汗借兵平叛,为了争取回纥人的同盟,他牺牲了自己亲生的小女儿宁国公主,把她嫁给粗鲁老头儿英武可汗,又把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现在的登里可汗,宁国公主入嫁才一年英武可汗就死了,回纥人居然要鲜花一样年轻的宁国公主给他们的可汗陪葬,宁国公主若不是急中生智应对得宜,差点就陪着死老头儿见了阎王。而回纥军队在帮助唐军收复东京洛阳后,回纥人在洛阳大肆劫掠三天三夜,为达到最佳抢劫效果,回纥军队还引诱卖国求荣的奸人给他们当向导,东京府库被他们搬了个精光,当今圣上李豫,也就是当时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广平王欲阻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抢劫,洛阳父老为了送走这尊大神,不得不想方设法筹集了锦缎万匹献给这些强盗,请求他们不要抢劫。自此之后,大唐和回纥的关系也就势成骑虎,上去容易下来难。
见到登里可汗故意刁难雍王李适,药子昂赶紧站出来维护他,“我们雍王殿下是肃宗皇帝的嫡长孙,身份尊贵,况且玄宗、肃宗两位先皇帝尸骨未寒,殿下还在孝中,不宜给可汗行此大礼。”
回纥叶护驳斥说:“我们可汗既是肃宗皇帝的女婿,可汗的哥哥又曾经与当今天子约为兄弟,我们可汗不折不扣是你们这位雍王殿下的长辈,晚辈见了长辈,怎么能够不磕头呢?”
李适气得脸色铁青,药子昂苦苦坚持殿下身有丧礼,不能磕头,回纥人群起而攻,口口声声“可汗是长辈,雍王必须给长辈磕头”。药子昂无奈咬牙道:“我们当今圣上在登基之前就曾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现在雍王殿下也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其实,雍王殿下不仅仅是我们唐军的统帅,更是大唐的太子,是未来的皇上,哪里有中国未来的皇上给回纥可汗磕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