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钟元在二舅妈家吃了晚饭才回。
明琴问她跟赵望旌合作聊得如何, 怎么赵望旌下午飞走了。
“不怎么样。”
钟元拉开汽水罐,喝了一口道:“不合拍。”
明琴:“什么意思?”
钟元轻描淡写:“对项目预期、未来管理存在分歧。”
“既然是你需要人投资,不是首要看钱就可以吗?只要份额低于一个你们绝对能掌控的数额之下, 应当是很安全的。”
同个专业,明琴学习更好。
简直是绩点王者, 在这件事上她跟钟元持不同的看法。
“当然不是。合不合拍、大方向是否一致我觉得很重要,归根究底决策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是最重要的一环。就算最终不影响大局,但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说服对方给他解惑,效率太低了。最重要的是, 我没缺钱到那个份上。”
最后一句是重点。
但凡对项目有信心的, 找投资无非是图助力。核心肯定是要把握在自己手里的,谁想搞个祖宗放头顶管自己呀?那不成了纯纯为对方打工吗?
而赵望旌掌控欲太强。
别看他是私生子,私生子和私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点小钱的人爆出私生子跟过街老鼠差不多,人民群众想嘴就嘴。
他这种谁敢?
媒体都不敢报赵文柯的事,同阶层家庭哪怕心里看不起,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 除了吃原配的亏,估计没人在明面上打过他脸。
所以他明明看出《天命》的潜力, 出口却只喊两亿, 钟元猜他其实没蠢到以为能用两亿吞掉逐光, 而是希望用两亿拿到明确的话语权。
典型的破窗理论。
只不过自己没接茬罢了。
除了掌控欲强, 赵望旌还特别多疑。
才沟通几次就在各种小细节上试探她好几轮, 他就像封建王朝的皇帝王爷一样, 合作方在他这儿不是对等的, 而是下属。
他在用他的标准考核, 而不是观察对方的观念是否跟他一致, 听起来是不是差不多?
貌似都在审视别人身上有没有自己欣赏的点,但实际观感两模两样。
钟元很不耐烦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维持面上客气就行了。但赵望旌现在肯定发现自己对他的反感。
哎,烦人,以后还得防着他。
至少要跟陆黎说一声,逐光的所有研发资料、创意信息都必须备份存证。
想到这儿,钟元回书房取了笔记本。
边给陆黎发邮件,边跟明琴聊天:“没能达成合作还是有些遗憾,你说赵望旌走了?”
“对,夏奇迈说的。”
“没事,很多项目都得反复磋商。大家是校友,以后还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明琴安慰。
钟元眼眸微垂,嗯了嗯:“嗯,有道理,说不定哪天分歧就消失了呢。”
她跟明琴处得不错,比跟别人也更熟。
但跟赵望旌闹翻,未来很可能成为对手的话她是不会跟她透露的。
那种带有明确情绪的话她只会跟查欣欣和陆黎讲,因为她能确定他们仨是一国的。
旁人,她信不过。
很多可以跟陆黎、查欣欣说的话,甚至不能跟大舅和钟建华他们讲,他们并不会无条件站她这边,而是会反复权衡对错利弊。
钟元思考问题也会权衡。
可矛盾的是她又希望别人不要把这一套逻辑用在她身上,她希望被无限偏心。
“你们今天在哪里玩啊?”钟元问。
“爬天玉山,爬上去时感觉还行,忍一忍没太大压力。爬完下山就废了,腿直哆嗦,手脚就跟患了帕金森似的每一步都颤颤巍巍,心惊胆战,拿着拐杖都有种拄不稳的感觉。我真怕从台阶上一骨碌摔下去。”
“下到一半就走不动了,所以现在我们所有人跟死狗一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