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2)

应真和李长风都进入状态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大气都不敢喘。终于,黄书韵哑着嗓子喊出声。

这一次,她没有喊“咔”,而是颤着嗓子激动道:“杀!青!了!”

第58章 “现在?”

《雪在飘》开拍后, 官博并不活跃,只零星了转发了几条演员的片场动态。

时隔两个多月,官博又发了一条微博, 并配上了主创演员杀青的九宫格照片。

【《雪在飘》今日杀青!

小元与小江的囧途之旅圆满收官!

感谢所有演职人员风雪中的坚守, 让破碎与治愈的故事充满温度。

2025, 待雪化时, 影院见!】

在资源愈发向头部集中的影视圈, 一部两千万的文艺电影, 一个刚从编剧转型过来的导演, 一个才复出的中年女演员,这个组合像是一块投入巨大湖面的小石子, 激起几圈浅浅涟漪, 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应真和余姐, 还有黄书韵,三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作为创梦的第一个项目,大家像养育自己的小孩一样, 精心呵护着,将所有心血都注入进去。

工作人员过来找她们合影,两个多月的共事,大部分人应真都能叫出名字。

有个脸圆圆,下巴尖尖的女孩走过来,有些害羞地对她道:“应老师,您能给我签个名吗?真的好喜欢您和黄导啊, 下次要是有机会再跟你们一起工作就好了。”

应真认出来,开机那天, 大巴上,这个女孩跟一个年轻小伙坐在她前面。她坐在后面, 被迫听了一路自己的八卦。

那时候,不只他们,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以为她复出拍电影是玩票的。一起共事两个多月,现在每个人跟她打招呼的时候,笑容都不一样了。

应真本来想开几句玩笑,看到女孩眼睛亮亮地看着自己,便什么都没说,只笑着问了她的名字,在她的手帐本上写了to签。

签完后,女孩又把手帐本递给黄书韵,年轻的面庞满满的真诚:“导演,咱们剧组的氛围是我入行以来干过的剧组里头最好的,真心希望雪在飘大卖。”

黄书韵说了声“谢谢”,然后在应真的签名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女孩喜滋滋地捧着手帐本去找余平婉签字了。她要集齐这个剧组所有主创的签名。

黄书韵看着她的背影,眼里流露出一丝惆怅:“真羡慕她们还这么年轻,还有大把时间,人生无限可能。”

应真不喜欢听她这种老气横秋的语气,笑着拽着她的胳膊:“你也很年轻!好莱坞导演的平均从业年纪四十二,你比他们都年轻!”

黄书韵因为自己这个身子熬不了夜而沮丧。年轻的时候,几乎天天两三点睡,一点事没有。四十岁一到,才熬几天夜,精力就不济了。

不过,应真的话让她生出一股豪气:“你说的对!前两天莫沉跟我说,一个导演的创作黄金期是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还有十五年等着我!”

莫沉是应真拍的那部《孤影江湖》的导演,老爷子已经七十五岁,还在拍电影。

片场设备器材都收拾得差不多,工作人员陆陆续续离开。

余姐走过来,“晚上吃火锅吧。我来点菜。”

她儿子在外地过年,除夕也是一个人。

应真和黄书韵几乎异口同声:“好啊!”

刚杀青完,身体疲惫,精神却很亢奋,想在家里吃顿大餐,却不想动手,火锅是最好的选择。

余姐开了车过来,应真和黄书韵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准备一起回翠苑。

从万象影视城开车回北市大约一个半小时,今天路上应该不堵,五点前应该能到。

余姐正准备发动车子,有人敲她的窗户,降下玻璃,李长风背着包探头进来:“余姐,年夜饭能不能加双筷子?”

余姐狐疑地看着他,她记得他是北市人,“你这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啊?你爸妈这会肯定早做好年夜饭,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