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住地想,这样才像是他临终前写的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赶出来~~
第 33 章
33、杨如钦返回京城的当天,就听到了萧定病危的传闻。
消息的来源并不怎么正规,不过是街头巷尾的口口相传。据说今上已经连续多日不曾在臣属面前露面,哪怕是五日一次的早朝也已经连续取消了好几次,太医院的太医们更是车轮战似的入宫轮值,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萧定的病情表现出了讳莫如深的态度。诸多暧昧的线索加在一起,很快便引爆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政事堂的宰执们对此觉得忧心忡忡。
他们确实很久没见到萧定了,送入宫中能被批复下来的奏章也是日复一日的在减少。之前虽然是五日一朝,但皇帝与政事堂的沟通非常频繁,这样才能保证朝政运作的正常。如今皇帝这样久不露面,就表示情况确实是如外界所猜想那样,很可能是萧定的病情开始加重了。
人们出于不可言叙的理由乐于传播谣言,但同时又会因为谣言那易于被夸大的本质而轻视忽略它,但其实很多时候,谣言比人们想象的更接近真相。
终于有一天,天朝宰执们集中到内廷门前,集体要求见万岁一面。
朝廷朝廷,自古以来,皇帝的宫殿群从来是前朝后廷。
前面是处理政务的外朝,后面是皇帝后妃住的内廷。其间门楼有重兵把守,出入
分卷阅读147
-
分卷阅读148
将军令 作者:偷偷写文
分卷阅读148
都要牌子,大臣不得宣召不能入内。
于是哪怕是仅仅一墙之隔,宰执们也未必就是欲见圣颜便能如愿的。――之前陈则铭身为魏王的时候倒是能出入自如,这一来是因为当时萧谨对他宠爱无双,二来则是因为宿卫兵士将领都是他属下,很多时候其实也有些以权谋私的嫌疑。
此刻传言中皇帝的重病让宰执们不得不重视当下可能已经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他们作为牵涉其中的高官大员,有权了解真相,以便做出适当的应对。然而这样正当的要求却很快遭到了拒绝。
宰执们与前来传话的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与他们对峙的人名叫王厢用,是继曹臣予之后的新任司礼监提督太监。先前,萧定因为觉察曹臣予与陈则铭的私下勾结,将上任不久的曹臣予撤下,选用的憨直忠厚的人接任此职,为的就是杜绝内宦私交重臣的现象再现。于是此刻王太监断然拒绝宰执们的理由也是相当地大公无私,果然不含半点私情――皇帝的身体如何乃是宫中之事,是皇帝家事,不劳宰执们操劳――王太监显然觉得宰执们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职责范围。
拿到平时说,这说法也算有理有据,但换到萧定可能病重不治的眼下,就未免有些不通情理的固执了。
宰执们中有脾气大的立刻回应,将王厢用骂了个狗血淋头――如今皇帝病重,家事就是国事。真要有什么变故,你一个小小的司礼监可担当得起?
王厢用想想也有道理,可斯事体大,只能回宫请示皇后娘娘。
皇后周氏,性情温和,为后十数年,从来不闻朝事。萧定被囚时,周氏被送入寺庙中带发修行,也是靠这份与生俱来的低调顺从保住了性命。萧定复辟后,将她和尚存的妃嫔接回宫中,并对萧谨的妃子来了个依样画葫芦,也统统送入庙里青灯礼佛,也算是他对萧谨的礼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