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2)

将军令 陈则铭分卷阅 2585 字 1个月前

百姓们的认同,这个称呼最后甚至被史官们写入了书中。

萧定不知道这些,他全部的精力都在泯江那一战上面。

此刻他对战况的重视可以通过两厢书信往来的频繁程度看出来。史载,一夕之间,急书数至。可见如果可能,萧定更想做的是御驾亲征,而非守在后方焦急等待那些繁文缛节的书信。然而他此刻刚刚得回皇位,其位不稳,他不敢动亦不能动。

于是他只能待在这里,等待那个避不开的结局。

战争都会有个结局。

或者胜,或者败。

胜了,深入敌腹已日久的匈奴军锐气受挫,很可能便只能掉头回草原。这样一来形势立改。要收复失地之类也不是难事。

败了,败了就复杂了,是君臣弃城而逃还是保卫京都?

这问题萧定没在众臣面前提过。但他上位之后便复立了敬王为太子,并命令太子驻守原地,不得入京勤王。这个举措表示了萧定的决心。

立太子是为了避免万一城破,自己沦落为筹码,重蹈了萧谨的覆辙。

臣子们感觉得到君王心中那破釜沉舟的选择,都有些不安。

在朝上,开始有以战场离京城太近为由,请萧定南巡幸蜀的意见出现。萧定怒道,战还没打,怎么能轻言移驾,浮动人心,暴怒之下,将上奏的官员连贬数级。众人见势不敢再提此言,这才将所有的目光全集中到了岷江前线上。

然而让萧定万万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承载着君臣全部希望的泯江大战并未以气吞山河的雄壮气势或者你死我活的悲壮姿态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是全然相反。在人们还措手不及的时候,它悄无声息地以一种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沉默地结束了。

十万大军中出了叛徒。

言青的部署也未必就不是周详。那些将军们的禅

分卷阅读120

-

分卷阅读121

将军令 作者:偷偷写文

分卷阅读121

精竭虑才想出的方案尚来不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便在匈奴军的绕道偷袭中灰飞烟灭了。

据说当匈奴人的先锋挥舞着鲜亮的马刀,以遮天盖日之势出现在泯江南岸的时候,以新兵为主的天朝军惊得不及反应。

别谈结阵,连刀都来不及拔便死去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更多的伤亡来自两下相触之后天朝方的溃不成军。十万人一旦乱起来,便如同巨大的乱流一般,完全无法控制。

将军们呼喝的声音被淹没在败兵的惨呼声和刀枪金戈声中,试图逃生的兵士们如同无头苍蝇般不明方向的相互践踏反而阻塞了本来可以逃离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