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真是想不透,猜不明白……不过,如是真的,倒是可以借力把牛家扳倒。只要背后那一位还和从前一样有本事,牛家又是真的把鼻子伸过去了,那就别说啦,牛家是倒定了。”

这当然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了。善桐怔了半晌,才道,“最坏的结果,就是那一位决定令桂家来做这个替罪羊”

“桂家坐拥重兵,也不是那么好扳倒的。”含沁淡淡地道,“不过,北戎也是时候应当要闹出一点麻烦了。不然,真当这是一块善地,人人都能坐得住庄?”

善桐顿时又感到了一阵寒意吹进心底,她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在这生死交关,进一步退一步就是天堂地府的时候,还有谁能顾得上良心?就是她自己,在这时候又还能顾得上谁?还不是只有先护住自己的小家,小家的大家,才有这个地步来谈别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事事都指望别人。”含沁又把话题给兜了回来。“尤其是这些年局势巨变,朝堂里的麻将,已经不知道推倒了多少次洗牌重来,从前拿了好牌的人,现在说不定也只是苟延残喘。可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他们要不行,我们还是得行。牛家情况特殊,势力主要集中在宫里”

“我明白。”善桐说。“婶婶不擅钩心斗角……在京城也没有关系,下次见到二堂姐,我知道该怎么说话的。”

含沁长长地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又说,“我也还是不明白,孙家打算怎么对付牛家,又有什么用得到我们的地方。总之,你见招拆招、见步行步吧……我们在京城根基毕竟还浅,很多消息,知道得太少了。”

他忽然又略带歉意地亲了亲善桐的额头,道,“我还以为,在京城也就是我多忙一点,你除了应酬几个太太外,没有什么别的事做,只安稳度日就行了,没想到”

“一家人说那么多干嘛。”善桐打断了他,自己却也不禁叹了口气,慢慢地说,“总有一天,我们能过些顺心安宁,不必筹算的日子的。现在先别想别的了,咬紧牙关,斗吧!”

230、讨教

大门大户的日子就是这样,私底下暗潮汹涌,明面上却还是一如既往。第二日早上起来,善桐和桂太太略作商量,便把四红姑姑找来,委托她,“老文家里有急事要回天水去,家里虽然也有管事,但还得您跟着掌弦儿我们才放心,也不费什么事,就是看着底下人做事,以前老文在的时候,除了家里的起居之外也没什么事做,咱们家毕竟在京城日浅,也没有多少人情往来。”

四红姑姑本来在京城是真正养老的,每天闲了还上街逛逛,要不然就是带着大妞妞,或者是照看含沁的起居。她本来是能干的性子,闲着倒有点闲极无聊,现在善桐这样说,她答应得很爽快,就有一样顾虑:“眼看家里就要回请官太太们了,我常年在天水居住,可没有操办过这样的大场面。”

这倒是真的,善桐又明知道京城人的脾性,鸡蛋里都能挑骨头呢,尤其是牛夫人也来,这要是错了规矩,那可就真是落下话柄了。

她沉吟了片刻,便笑起来,和桂太太商量,“我看,虽说四堂弟妹和二堂姐,同我都是要好的,可毕竟四堂弟妹没掌家,也不方便问堂伯母借人,倒是冲二堂姐借两个懂事的管家来帮着指点指点为好。

这就是现成的话口子,两家一来二去,说不定就这样渐渐来往起来了。桂太太倒叹道,“还是你做事机灵,这弯弯绕绕的,一眨眼就想出来了。”

善桐不在意地道,“这有什么,不过是一两句话的事。”

桂太太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罕见地在四红姑姑跟前服了老,“我年纪大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思维敏捷,现在看来,娶了媳妇以后,我也可以万事不管,就做个老封君啦。”

善桐心里有好些话想说,又是心中一动,想借机暗示桂太太一两句,露出接牌位的意思,转念一想,又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便只笑,“若真是万事不管,那倒也是福气呢。”

四红姑姑看她们一来一回地打哑谜,面上自然是有好奇之色,善桐和桂太太却都没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