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陛下,只是换地方而已,重要的是潜心修行便可。”
“也罢,既然诸位爱卿求情了,朕也当了父亲,深知对孩子的不舍。那便从静安寺换成兰辉庵吧,舍不得孩子的可以让孩子的母亲去陪同。锦妃也会去,各家就不用排侍卫守护了,守卫全权交由朕派去的皇家侍卫,每个孩子可以带四名丫鬟,两个乳娘,这已然是朕能照拂的极限了。”萧璟摆摆手,直接就定下了。
那些朝臣们还想再劝,可惜皇上根本不听,只能按照他的指示办事。
下朝之后,萧璟亲自送宋明瑜和孩子去兰辉庵,她们身边也带着四个宫女和两个乳娘,当然明面上是这样,实际上还有影卫悄悄随同,全天倒班守护,再加上庵堂外面的侍卫,确保了他们的安全。
同时也让那些想害大皇子的世家歇了心思,不止是尼姑庵外面守卫森严,更重要的是皇上手中握着他们的把柄。
他们自家的晚辈就一起在尼姑庵里住着,等于是皇上手里的人质,这时候谁敢虎口拔牙,简直不要命了。
大半个望京的贵族圈,都沉浸在一片愁云惨淡里,那些提议的人后悔莫及,倒是当日站在旁边没吭声的朝臣们,都暗自舒了一口气。
皇上真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抱冤,好在不伤及无辜。
这股妖风并没有过去,因为只要突厥还在侵袭边关,那之后这些名单上的人家就不敢结亲办喜事,可是有些事情不是躲就能躲过去的,比如产妇十月临盆控制不住,家里长辈过寿的日子本来就是固定的,又不能回到几十年前,让长辈回到老祖宗肚子里去,晚个一年半载再出来。
反正皇上一日不收回成命,整个大理寺就在不停的查探,隔三差五带着人去道观或者庵堂报道,不少人口众多的府邸,竟然逐渐变得空旷了许多,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帝王一怒,虽未见血,却让这些朝臣们心寒胆战。
不少官员有亲戚在边关当官的,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全都不停的写信,给他们鼓劲,让他们专心打仗。
往常运行困难,或者总被剥削的粮草、盔甲、马匹等等,根本无人敢伸手克扣,但凡有人想捞一笔,都不用皇上派人去查,自然就有官员出面整治。
他娘的,老子的亲爹还在道观里擦地呢,你还敢吞将士们的钱,还想不想打胜仗了!
谁敢阻止我军打胜仗,谁就是敌人。
啥?这人跟我同个阵营,那又怎样,要是没有我爹都没有我,给老子爬!
此时边关的一切事宜,简直快如闪电,异常的顺利,都不用派钦差大臣下来监督,各地方官员就办理的井井有条。
最后送到边关的粮草,不仅一个子儿都不少,甚至还比朝廷拨下来的要多。
就是有些人贪了被抓到之后,还回去的时候心虚,不小心还多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萧璟的耳朵里时,他真的是气到失语,说句真心话,他都不想停下这个政策了,一直实行下去多好。
好在边关出了一位战神,用兵如神,甚至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也把突厥打得节节败退,还多占领了三个城池,扩张了大黎朝的版图。
诸位朝臣皆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在光明殿上歌功颂德,并且纷纷说大皇子乃是福星,刚满月没多久,大黎朝就出了一位战神,简直可喜可贺,就盼望着皇上收回成命。
结果萧璟却不答应了,宋明瑜如今待在兰辉庵里,远离后宫这些污糟的事儿,反而更加安全,而把控着这些朝臣们的长辈和子嗣,就是握着这么多的人质,他们越发鞠躬尽瘁了,整个大黎朝都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在这种时候收回成命,他简直就是傻子,所以他大义凛然的道:“不可收回成命,正是因为他们心诚,我大黎朝才会打了大胜仗。从今日起,停止抓灾星的事宜,不过已然在清修的人还得继续替我大黎朝祈福,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皇上的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年纪大的老臣没承受得住,直接晕过去了。
萧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