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0001 第一回 当兵了

啊......啊......啊......

初秋。华北的天空已有几分萧瑟,灰雾蒙蒙的田野上偶有几只乌鸦飞过,叫声凄然。

明末,崇祯年。这时期几乎可用内忧外患来形容,连绵不绝的灾祸;层出不穷的流寇与战乱,人命如同草芥。

『过去一点,小心我开扁你!』

『扁你妈啦,信不信今天晚上我把你的那根小鸡鸡偷偷割下来!』

此刻几个新军被集中在校场上操练。这伙新军共有十几员,个个都是纯仆的庄稼汉,大部份来自信阳、桐柏、新野这一带。由于刚入伙不懂规矩,所以一集合起来便开始嘻笑打闹。

此时的大明朝廷早已人心思变,加上鞑子兵入寇的消息不断传来,朝野震动,京师戒严,给了义军更大鼓舞和活路,于是乡亲们往往一个拉一个加入义军。

『安静!』

这时场中巨汉大喝一声,大伙这才慢慢安静下来。

『各位弟兄好!』那巨汉长得如铁塔般,肩宽腰阔,加上满脸的横肉,额头上还有一道深深的刀疤。他清了清喉咙后继续说:『我是罗汝才统领手下的前锋,叫王进。很高兴大家能聚在一块,古人常言五百年前一家亲,想必你我定是前世有缘。』

没想到这粗人讲起话来倒也条理分明。巨汉叫王进,外号"王麻子",是个杀人不眨眼睛的狠脚色。此时他目光炯炯的看着这批场上新军,王麻子身上穿的是一件略显破旧的短衫,头上戴着军笠,脚下则是一双破草鞋。这便是义军普遍的军服。

王进的腰间还挂着一面腰牌,正面篆刻「义军先锋王进」,这是义军的重要凭证,遗失了可是杀头大罪。他身边还配着把长刀,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年代,这把刀可是他活下去的最大保障。

烈日当空,王麻子擦了擦汗接着说:『首先呢,我要大家清楚部队上的规矩和须遵守的事项。』然后就大致把军规说了一遍。无外乎是忠心护主,肝胆相照,不投降变节之类的屁话......

『从今天开始大家便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好不好?』

校场上立即响起一片如雷掌声。

随后他发给每位新兵三大军备:一把砍缺口的厚背钢刀,一个有很多露洞的藤盾,和一张几乎有十来斤重的桂竹弓。

『大事不好了!官兵打来了!』

正忙活间,忽然外边紧急传来左良玉即将率领官军来攻的消息。

『大伙儿快装备起来,快,迟了就没命!』

王麻子赶紧叫大家快收拾东西听命行事。

不久第一道命令下来了:各营丢下五包糙米和一匹老马给官军们捡。丢玩了,部队随即整装出发。又再行了五里路,见官兵仍未散去,于是第二道命令又下来了:要各营再丢下十包糙米和两匹老马出来。

『不好了,官兵还未散去!』

什么?给了这么多东西,没想到左良玉仍然紧追不舍,首领罗汝才终于怒了,于是下令各营再丢下三十包糙米和三匹老马给官军,再不行的话就开打了!

『官兵散了!官兵散了!』

官军没有再追来了,大伙儿终于松了一口气。

『靠,原来打仗是这样打的,大明朝真是不亡国都很难!』说话的是曹英,新兵里的一员。

0002 第二回 绿巾罩顶

明朝天启年间中原各地飢荒四起,民不聊生,加上朝廷官威日减,因此各路小股流贼为抢钱抢粮开始到处兴起流窜,总数不下数百股,但都各自为政,不成气候,后来逐一被明军勦灭。一直到了崇祯六年冬,这些幸存的流寇为求更大发展开始向河南、湖北、四川等地进军,才逐渐发展为十三家七十二营。而罗汝才便是这所谓的十三家之一。

话说这整个罗汝才集团兵力共约三千五百员。在当时的各股义军中实力次于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和老回回排行第五。三千五百军士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