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老太太年纪大了,也哭不动了,到了她这个年纪,恨她的人对她无可奈何,她恨的人如丈夫的妾室还有刘姨娘那样的小人都死了。

人事无常,事事也无常,现在她牵挂的女儿孙女和外孙女都过的好,再听到这样的消息,章老太太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安慰。

还是云骊递了帕子给李氏:“大伯母,您别难过,若太后娘娘见您如此,恐怕她也会难过伤心的。过会子我先扶着您去歇息,中午我亲自给您炖点汤,您可要好好儿的。”

事实上云骊觉得弟弟赵简的机会来了,宁王和福王一派是血脉最亲近的一派,但福王府上人太多了,到时候过继来的皇嗣恐怕和本家关系太过亲密。

自古继承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但承兴帝无子,他堂侄们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七岁,所谓主少国疑,那么按照正常的顺序,也该是赵简了。

赵简之父宁王是辽王亲兄长,更何况他是宁王独子,没有任何兄弟姐妹,也就是俗话说的好拿捏。

甚至还不蠢,听闻十四岁的他,已经能打理好王府事务,甚至井井有条。

但这些也全然不是理由,比如内阁要选福王之子,也不是没可能,福王的儿子必赵简要大四岁,年龄上也正合适,还已经成婚,甚至有了子嗣。

服侍李氏睡下后,云骊本来想去找父亲说道,但她停止了,这种事情现在泄露分毫,反而不利。

如果是让她爹选,绝对是选赵简,毕竟有娘的情分在,甚至娘当初还曾经许诺过要报答章思源的。

中午,她亲自为李氏熬了一锅汤,但也让人用炖盅送到章老太太喝冯氏那里,李氏看到陪在她身边的云骊道:“好孩子,你也是有家有口的人,等会儿就回去吧,要不然你婆母说道你如何是好?”

以前李氏可从来不会这么说,甚至还有几次让裴度和她留宿在娘家,还是云骊觉得不能坏了规矩,很少答应。

她大抵知晓为何了,太后亲儿子死了,章家就不能和从前一样了,这其中差别,可能男人们都没反应过来,女人们最清楚。

尤其是李氏,她很长的一段时日都没儿子,最懂其中感受。

这过继和亲生的区别,她比谁都懂。

甚至她后悔道:“当年要是二皇子没死就好了。”

二皇子没死,母家又没了,继承皇位还得仰仗章家呢。

云骊心道,二皇子没死,但即便他没死也不过几岁孩童,云凤并不是能辅政的料子,自古主少国疑,也并非是好事,群雄逐鹿,到时候倒霉的绝对会是百姓。

“伯母,您不必忧心,我想那些大人们自会有分寸的。”好歹建元帝留给承兴帝的人都是精明能干的。

李氏催促她:“快些回去吧,我这里还有你嫂子呢。”

郑氏恰好进来,也对云骊道:“姑奶奶回家去吧,这里有我就好了。”

比起大家更关心继承人的问题,当云凤见到儿子遗体时,已经是止不住的哭泣了,郗皇后任贵妃等人更是晴天霹雳。

云凤简直恨死江崇了,正好内阁辅臣顾光诚、晏凌、李东亭、章思源都在,这章思源虽然进内阁资历最低,但他本人是太后亲叔父。

大家都看着他,想让他劝几句。

章思源这样的身份,做到副宰相就

顶天了,本朝外戚不能为首辅,不能为相,他之前都没入内阁,还是承兴帝临走前让他这位叔老爷如此的。

他出列道:“太后娘娘,此事已经交给礼部和内务府办理,请您节哀顺变。就是皇上他在天上看着,也不忍您为她操劳呢。”

“他……”云凤想起儿子临行前还和她吵了一架。

她真的是后悔了,前世她死了,至少一切还是美好的,但现在丈夫过世,儿子又死了,她简直是六神无主,好在叔父在此。

“哀家无事,只是之后的大事,还要拜托诸位大人。”

辅臣连忙跪下,一边把治丧的事情说给云凤听,一边也暗示章思源赶紧和太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