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3)

说话,从茶叶的种类说到了泡茶的水:“……说是泡茶的水,需得满足五个字:清、活、甘、洌、轻。清是指水质清澈,活是指要活水,甘是水质甘甜,洌是水有清凉之感,轻是水质轻盈。”

袁氏奇道:“要说这前四个说法能听明白,这水质轻盈从何而来?”

袁巧鸢笑道:“文人学士们认为天上的水最轻,如:雨水、雪水、露水等等,还取了个名字叫无根水,也叫天水。天水泡茶是上佳,和天水对应的是地水:泉水、江、河、湖、井等。说起来惭愧,我给姑姑带来的鸣涧泉水是地水,泡茶落了下乘。”

大丫鬟兰馨道:“若是这样,等到今冬初雪时,我们不如用瓦罐去接些积雪,等它化成了雪水用来泡茶试试可好?”

屋里众人正在谈笑,顾林书眼尖,见父亲身边的长随尤正领着一个蓝衣信使从回廊处匆匆而过,他心里一动,和袁氏告退了一声,追着那信使转向了偏院的方向。

尤正领着那信使进了书房,闭门后退,一转身见顾林书正在长廊下站着。尤正一怔:“二爷,您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事情要找老爷?”

“尤大哥。”顾林书上前问道,“我去城南给母亲买胡记糕点的时候,见有官兵围了宅子,城里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哎唷我的爷。”尤正唬了一跳,拉过顾林书上下打量,“您那时候在那片儿啊?那边儿可乱的很,您没受什么伤吧?”

“没有。”顾林书道,“我们见情形不对,赶紧打马走了。只是见那么大的阵仗,心里好奇一直惦记着。”

尤正拉了顾林书往外走了几步,远离书房的大门,这才压低了声音开口:“抓流寇呢!”

顾林书一惊:“流寇?!”

“可不是!”尤正道,“野蜂岭深处不是窝着几窝盗匪?往日里只是在山路上劫道,把总带人去清了几次,那几窝劫匪总是除之不净。”尤正四周张望了一番,声音压得更低,“这次有人传了消息,那窝子土匪进城了!不知道在盘算什么大买卖!”

顾林书心念电转,暗道不好,追问道:“莫不是那围着的宅子是盗匪的窝?”

“这小人就不知了。”尤正道,“不过听说,是有人见着匪徒翻墙进了那宅子,所以千总才领兵去围了。二爷,”尤正劝顾林书,“这些日子城里只怕是有些乱,您可万莫再靠近那些鱼龙混杂之所了。”

顾林书诚心道谢:“多谢尤大哥。”

从尤正这探到了消息,顾林书的心放下了一大半。等到绿松回来把探得的消息告知,两下一对比,确如尤正所说,是千总在追查流寇的下落,顾林书眼见这把火烧不到自己身上,悬着的心才完全放了下来,这才有心盘算新入手的七千两银票。

袁氏管家,顾林书去请安的时候,时常也有旁听到几句,知晓母亲手上不错的铺子,红火的时候岁入也不过才三千两银子,他手上现下握着的,足足是两年多的铺子年例。

他手上空有这么多银钱,奈何来路不正,不能在家人面前过明路,这好比让他锦衣夜行,心里十分憋闷。

绿松最是明白顾林书的心思,见状提议:“爷若是无聊,不若小的去请和爷相熟的几位,约了去五芳斋聚聚?”

顾林书摸出一角银子朝着绿松砸了过去,笑骂道:“还不快去办?”

绿松领了差事刚出门,外院来了送炭敬的车队。门房领了拜帖和礼单送到二门,转给内院的婆子送进了鹤延堂。

袁氏有袁巧鸢陪着说话解闷儿,谈兴正浓。大丫鬟菊幽拿着送上来的单子,转到袁氏手上。袁氏打开扫了两眼,并不以为意:“他们倒是有心,年年都按时按份的送东西上来。”

“奴婢刚去看了。”菊幽道,“银霜炭两车、南边的蜜饯十坛、上好的皮子两捆,还有各地的特产。这些倒也罢了,按照份例入库房便是。只是今年昌邑的县令送了八筐鲜鱼上来,张婆子让奴婢问太太一声,这些鱼怎么处理?”

“昌邑?”袁氏低头沉吟,因顾氏老家就在昌邑,每年那里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