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2 / 2)

贺明军拿贺明珠没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她把自己好不容易调教好的人带走。

倒是徐和平碎碎念:“怎么就选了纪平波呢?我呢?我看起来难道不靠谱吗?”

贺明军考虑到这一年多的兄弟情谊,忍了又忍,到底没把实话说出来。

就你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德行,谁放心让你带新人啊!不得把人都带沟里去了!

解决了人员问题后,贺明珠关于新店的构想中,最大的困难是售饭保温台的制作。

由于后世保温台的制作工艺已经很成熟,使用电加热的模式,成本低廉,非常方便。

但在八十年代,保温台还是个新鲜概念,对食物保温一般是在盒子上裹一层厚厚的棉被,要吃的时候先掀开被子,再揭开盒子,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流失热量,而且也看不清盒内的食物。

贺明珠找了五金门市的老师傅,花重金打造了一款台面中空、热水循环的不锈钢保温台。

虽然这款保温台有些笨重,热水升温要耗费一定时间,但也能基本达到食物加热的目的。

这家新煤矿人家在矿务局甫一开业,当天店里挤得人满为患,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由于离机关家属区近,来店里吃饭的不少人都是中层领导,都曾因公出差,见识过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的人还出过国,在八十年代算是见多识广之人。

但新店还是超越了他们的想象,与目前普遍流行的餐厅风格完全不同,明亮的光线,简约的装潢,设计合理的动线,以及玻璃餐台内一盘盘色泽诱人的菜肴,和前面摆放着的更加诱人的价格标签。

一荤一素一汤一饭,居然只要不到一块钱!

荤菜是实打实的肉,没拿骨头糊弄人,一碟肉托在手心,份量还有点压手;素菜是时令的小青菜,嫩生生水灵灵,在碟子里堆成了小山。

汤不限量,随喝随打,不浪费就行;饭倒是限量,毕竟现在粮食统购统销,买粮食要票,也不能放开了吃,不过馒头做得扎实,足有成年男人手掌大小,寻常人一个馒头下肚就饱了。

只花一块钱,就能吃个肚儿圆,实在是实惠又方便。

而且点餐后不需要等待,直接就能用托盘端走菜,找个空桌坐下来就能吃,一顿饭花不了半小时就吃完,这还是吃得慢的人。吃得快的人十分钟就吃完了,出门时还在打饱嗝儿。

极短时间内,新店成了矿务局的宠儿,每到饭点就有数不清的人涌进来,无论后厨备多少菜,都会被一扫而空。

有的人家懒得做菜,带着饭盒来店里打包几份菜,拿回家端上桌就能吃,就着自家的馒头面条,算起来比自己买菜做饭还要便宜。

等终于确定了罐头配方,贺明珠便将第一批上市的罐头放到了新店来卖。

借着新店巨大的客流量,再加上摸奖宣传,打着“煤矿人家”品牌的罐头立刻就卖爆了。

由于店里人挤人,连吃饭的地方都快挤没了,贺明珠紧急让人在店门一侧的墙上开了个窗,另辟售货窗口,将买罐头与用餐的人群分流。

罐头的销售实在火爆,无论罐头厂运来多少罐头,哪怕是刚下生产线、还在冒着热气的罐头,都很快被人一扫而空。

没过多久,售货窗口旁贴着的“出售罐头”上加了一条新告示“每人限购两个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