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去查了,莫老爷想买铺子找牙人打听的时候,迎客来还没出事。
而且他女儿确实去年大病一场,养到现在还没养好。
他们让太太去张家医馆找大夫的媳妇看病,故意套话,那个叫余婆的说认识何夫人好多年,说了一些何家家事,说的何夫人就像常太太,那何大人就是常东家了。
他们还打听到何大人为何送他母亲回老家,那是因为何家老夫人想给儿子纳二房,甚至都打听到了是蒋老夫人的弟弟从中牵的线。
他们是做生意的,这个就方便,又托人找到了陶家,陶家家主亲口承认,并且蒋老夫人说她儿媳身子虚弱,没准活不长,纳个二房打理内宅,万一有个啥儿子也不续弦,就让二房当家。
蒋家舅爷给陶家话里话外的说,让他们陶家就当嫁女儿,这意思谁都能听懂,嫁女儿是要准备陪嫁的。
难怪常太太会附身到何夫人身上,俩人同病相怜。
原本商人是对读书人很是尊敬,如今对何家嗤之以鼻。
亲家还活着呢,亲家老爷也是官家出身,就这样明目张胆地欺负儿媳,多亏亲家还活着,不然何大人没准就同意母亲的安排,那没准何夫人就和常太太一样的结局。
也难怪莫老爷这么大年龄了还要买铺子,这是置办家业给女儿撑腰。
第60章 镇邪
这两家卖铺子,由头确实是迎客来出事。
其中一个东家原本就想卖铺子,年龄大了,有三个儿子,按规矩,店铺要留给嫡长子。
可是老二是填房生的,一直在铺子里当掌柜的,出力最大。老三也是填房生的,哥俩一条心。
要是铺子留给嫡长,他也经营不好,没准以后铺子都赔进去。
还不如卖了哥仨分,谁有本事谁自己去做事。
另外一个东家,这会他舍不得卖,祖宗传下来的铺子,可是他老母亲这几年身体不好,听说常太太附在何夫人的身上,死活逼着他卖铺子,说何夫人还是诰命夫人都经不住,万一跑到他们家来上了她的身怎么办?
老母亲说还想多活几年。
偏偏老妻和老母亲一个想法,还说他不卖铺子是不是和常东家一样,也在外面养了二房。
这两个东家都找了牙人,打听如今能卖什么价格。
偏巧在牙人那遇见,又得知莫老爷买了迎客来,商量着托人找关系去见莫老爷。
最主要外面传的邪乎,说莫老爷任职时常进宫,见过皇上,比普通人阳气要足。
也有人亲眼见那天莫老爷来了,常太太吓得跑了。
说明什么?
不用明说,谁都相信。
莫元季没有当场答应,说要考虑考虑,太突然了。也婉转说了一下,他没多余的银子,或许买不了,让二人再去牙人那问问。
那两位东家点头哈腰道:“那个回头再商量,只要莫老爷肯买铺子,我们就感激不尽。”
莫元季亲自来找女儿,说了事情。
莫晨曦先是吃惊,后面说道:“买下,和迎客来一样,按照六折买下。”
莫元季发愁道:“要是这样,银子确实不够,不重新盖吧,将就着不尽人意,要重新推翻另盖,费用不够。”
莫晨曦说道:“爹,能不能借银子?不是印子钱的那种,利息给高点,这样子我们的酒楼要是开了全京城都会注意,只要饭菜做得好,不怕挣不回来银子。”
莫元季说道:“我再考虑考虑,你大弟回去叫你二弟了,这个事情要一家人坐在一块商量下。”
莫元季从何家出来,溜达着去东大街瞧瞧。
刚从巷子出去到东大街,有个人很殷勤的迎上来,“是莫老爷吧,小的是赵记酱香卤肉店的,不,刚卤出来的肘子,小的请莫老爷品尝品尝。”
莫元季认出来了是开卤肉店的赵东家,百年老店,以前他也亲自来买过。
他客气抱拳道:“不用不用,我吃过饭了。”